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年近60岁,无论生理和心理都开始老化了。随着心理的老化,生理的老化也加剧了。最明显的感觉是惰性十足,身体懒洋洋,不爱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思想却似乎更加活跃了,经常怀旧,经常触景生情,经常考虑“如何打发余生?”人生易老。一到60岁,很快就迈进了老年的门槛。不少人悲来日无多,黄泉路近,老气横秋,心态黯然,很快就坠入死亡的深渊。但也有一些智者悟透人生,深知天命,懂得花开终有花落时,加倍珍惜今天,坦然迎接老年。
迎接老年,首先要懂得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是谁也违抗不了的自然规律,精神上的永远年轻却是人们能够登临的美妙境界。保持心理年轻,意味着朝气、活力并不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从你身上递减,肌体走向萎缩,而体内依然奔腾着温热的血流。
迎接老年,还要从无情的现实中悟出有情的启示,换一种活法,放弃功名利禄的追逐,放弃争强斗胜的执著。生命是一种交换过程,青春的年华逝去了,却换来了暮年的成熟;春天的花朵凋谢了,却换来了秋天的果实;灿烂的朝霞不见了,却迎来了夕阳的瑰丽。
迎接老年,不要悲观,不要绝望,不要浑浑噩噩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要学朱自清的豁达:“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要学叶剑英的乐观:“老夫爱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要学余光中的自信:“路遥正是测马力的时候,问我的马力几何?且附过耳来,听我胸中的烈火!”
迎接老年,要记住英国讽刺文学大师江奈生·斯威夫特在200多年前对老年人提出的忠告:不娶少妇;不鄙薄当代的作风、情趣、时尚、人物、斗争;不贪;不严厉对待年轻人,但接受他们青春的愚昧和缺点;不听无赖之徒饶舌,也不受他们的影响;不随便施教,也不随便麻烦别人;不夸耀年轻时的英姿、力量或如何受女性欢迎;不听诌言,也不要设想自己会蒙年轻女子青睐;不肯定事情,也不固执……
迎接老年不要陷入往事的回忆里,也不要沉湎于“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的叹息与无奈中,更不要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越是临近老年越要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的超脱与恬淡,该退出舞台就立马退出舞台。
一篇童话说,一个小孩子在树林中发现了一块烫石头。只要砸碎此石,便能返老还童。小孩想让村里一个吃够了苦头的老人从头活起,谁知,却被老人拒绝了。后来许多人都经过这块石头,却从没有一个人砸碎这块石头。看过这篇童话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由此想到古代的帝王们派人炼仙丹、寻长生不老药,这是何苦呢?每个人只要认认真真地过好自已的一生就足够了,又何必非要从头活起呢?
当然,老决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不过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谁又能改变得了呢?所以,当你年轻,当你强壮,当你的生活正有滋有味地进行着的时候,请明白:老,正在道路远端的那迷雾间等着你,它会借助生活中每一瞬间而过的机会向你提醒说:“都准备好了吗--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生死的那一层深奥的意义?
迎接老年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