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中的孩子


天堂中的孩子

——伊朗电影The Children of Heaven 观后

 

又一个关于鞋子的故事,一个关于穷孩子的鞋子的故事。不过,同《木屐树》给人的伤感、彷徨和绝望相比,《天堂中的孩子》给人的却是温馨、光明和希望。

阿里给妹妹补鞋回来,顺路去杂货铺赊土豆。阿里希望在一堆个大土豆中挑选,但店主给他的选择是在个小的一堆。一个盲人来杂货铺收集破烂,无意间将阿里放在门口的塑料袋收走,那里面装着妹妹的鞋。

丢失一双旧鞋,对阿里来说可是一个灾难。他们太穷了,每个人只有一双鞋,出门时穿,回家后要小心放在门口。每一双鞋都被补了一次又一次,直到不能补。阿里的爸爸是一个低级职员,即使勤勉工作,所得微薄收入也仅仅勉强可以养家活口。阿里的妈妈是个家庭妇女,她精明能干,体贴细致,但最近正在病中。白天,房东还在催他们交房租。

阿里不得不将丢失鞋子的事告诉妹妹。他叮嘱妹妹不要告诉爸爸,因为爸爸没有钱给她买新鞋。告诉爸爸的结果,不过是自己被爸爸打一顿,引起更多的混乱和悲伤。妹妹答应了。

在伊朗那个地方,男校和女校似乎是分开的。女生早上上课,男生下午上课。这样,每天早上,妹妹穿哥哥的鞋子上学,放学后,兄妹俩约好地方换鞋,哥哥再穿鞋上课去。每天他们都要这样紧张地接力。莎莉极不愿意穿哥哥的球鞋上学,那双鞋子又旧又脏,还不合脚。在学校,莎莉多害怕别人看她的鞋啊。同其他小朋友的花花绿绿式样奇巧的鞋子相比,哥哥的球鞋太丑太脏了。可是,就是这样一双又丑又脏的球鞋,也差点丢失。放学后,莎莉跑着去找哥哥换鞋,跨越一道水沟时,鞋子掉进沟里。单薄而可怜的莎莉沿着沟边追啊追,就是抓不到鞋子。最后,在路边一位大爷的帮助下,莎莉终于找回了那双垃圾一样的球鞋。阿里终于等到莎莉,换了鞋。到学校的时候,他还是迟到了。这是他第二次迟到。教务主任威胁要将阿里开除,幸好有老师求情,阿里才得以留下来。

环境是如此的艰苦,阿里和莎莉有着无数的理由为自己的懈怠辩解。但是,懈怠也许不是穷孩子可以选择的理由。阿里和莎莉不仅没有懈怠,反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更加勤勤恳恳地劳动。由于母亲生病,幼小的阿里和妹妹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他们买菜、做饭、洗衣、带小孩,还要学习。阿里是班上的体育积极分子,但最近他很少参加课余球赛了,一是因为妈妈病了,他要做大量的家务,另外则因为现在他和妹妹共穿一双鞋,而参加体育活动会使鞋子很快损坏。

莎莉在学校里发现自己那双被哥哥丢失的旧鞋。她跟踪那个小女孩找到她家所在。隔天,莎莉和阿里来到小女孩家门口,准备要回自己的鞋子。有人开门出来,阿里和妹妹才知道,无意中拾到妹妹鞋子的居然是个盲人。而那小女孩是盲人的可爱的女儿。就算自己的处境再困难,要回鞋子意味着加重别人的艰难。于是,他们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打算。

莎莉为了是哥哥不迟到,考试的时候提前交了卷子。莎莉是一个上进而且成绩优秀的孩子,好成绩对她也很重要。但她知道,哥哥不能再迟到,再迟到可能就会被开除。阿里考试成绩名列全年级前三名,老师奖励他一只圆珠笔。一只圆珠笔,对于一个穷孩子来说,可是一个重大的礼物和重要的奖赏。阿里很高兴很自豪地将它送给妹妹。阿里这样做,决不仅仅是感谢妹妹对他的维护,这里面,还有让亲人分享自己成就的因素。几天后,妹妹不小心将圆珠笔丢在学校,又被穿着自己鞋子的小女孩拾到。第二天,小女孩将圆珠笔还给莎莉,莎莉看着她,会心一笑。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地区小学生运动会,阿里一开始没有在意。他有长跑的天赋,但是,一方面担心参加运动会会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也担心长跑会加速损坏自己的鞋子。后来,得知第三名可以获得一双鞋子的奖励,阿里决定参加。报名时间已过,但阿里下定决心参加。他向学校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得到前三名。比赛前半程,阿里一直在保存实力。冲刺阶段,阿里一马当先。最后,阿里获得了冠军。阿里并不高兴,因为他参加比赛,目的只是获得一双鞋的奖品。虽然冠军的奖品是比一双鞋价值更高的东西,但毕竟不是鞋。面对兴致勃勃的学校及地方领导和蜂拥而上的记者,阿里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甚至为自己未能实现对妹妹的承诺二流泪。回到家里,阿里向妹妹表达了歉意。当他脱下自己的球鞋时,才发现鞋底已经磨穿,血肉和鞋底黏糊在一起。

穷人的孩子,有着一颗多么纯洁善良的心啊!贫穷总是给人凄凉悲怆压抑的感觉,这也是我在看《木屐树》时的感觉。贫穷者面对自己的贫穷,或者是自怨自艾,或者是牢骚满腹,或者是心怀仇恨;富裕者面对他人的贫穷,或者是麻木不仁,或者是逃避责任,或者是落井下石。可是,在阿里和莎莉的世界里,贫穷和富裕之间的距离不是那样如隔天堑。贫穷并不意味着凄凉悲怆和压抑,贫穷中也孕育着真善美,蕴涵着正义尊严自强的信心。“天堂中的孩子”!在天堂里,没有贫穷恶化富裕之分的,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即使贫穷如阿里和莎莉,他们也有着一颗纯洁善良如天使一样的良心。在上帝温暖目光注视之下,所有孩子的内心都光明而温暖。

看这部电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勤奋孝顺的子女,慈祥威严的父亲,温柔体贴的母亲;兄妹之间的关切,长幼之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关照。这样一幅温情脉脉的图景,来自前现代的环境,那也是我们曾经生活于其中的田园牧歌。这一切,在现代化的高歌猛进中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在那一瞥之际,也给人回忆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