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可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除深市*ST深本实外,162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达450.39%,平均每股收益为0.0836元。
每股净资产值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从一季报看,1573家A股上市公司中,每股净资产为负值的高达42家。其中,“冠军”得主为*ST宏盛,截至今年一季度,该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值为-21.24元,与中国船舶的19.12元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另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的则高达150家。而且,这些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都是ST家族中的成员。
修订后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者其它异常情况,导致其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上市公司的前景,投资者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该公司股票将被特别处理。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仍然显示上市公司亏损的,将被终止上市。
显然,上述42家负净资产公司仍然能够混迹于证券市场,与退市制度的条件过于宽松有关。客观地说,净资产为负值,表明上市公司严重资不抵债,从技术上已经破产了。这些上市公司仅仅只有“躯壳”,早就没有“灵魂”了。笔者以为,监管层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只要上市公司净资产为负值,就应该直接让其退市。
事实上,ST一簇(包括负净资产上市公司)一直都是市场的焦点。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报披露期间,ST类股票大多都有所表现。主要在于所谓的资产重组、注资等题材在支撑,其实质是这些上市公司或为了避免退市,或为了摘“星”脱“帽”。自去年股指探出低点以来,ST类股票平均上涨了1.11倍,而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仅仅上涨了0.556倍,ST类股票的平均涨幅超过上证指数的一倍,足以证明ST类股票投机的疯狂。
另外,某些ST类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与终止上市,或为了摘“帽”,常常大玩数字游戏。以所谓的债务重组等手段,来粉饰报表进而达到继续“混”下去的目的。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市场的投机活动,无形之中也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
其实,当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负值时,其继续停留在证券市场已没有丝毫的意义了。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不能回报其投资者,仅仅只存在“壳资源”的投机价值。而且,当有资产重组等事项发生时,又常常演绎出信息泄漏,内幕交易等事件,也造就了市场新的不公平。
沪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并没有堵死上市公司退市后的出路,只要符合条件,上市公司退市后同样还有重返市场的机会。而且,严格退市制度,才能更好地促使那些退市上市公司加强其内部治理,提升其业绩,实施“货真价实”的资产重组或者引进真正有实力的大股东进来,进而为其恢复上市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