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向百姓心中延伸——西安市公安交警支队实施“五个拓展”战略纪实


  市公安交警支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本着“警务前移、服务延伸”的思想,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通过实施“五个拓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为古城营造出良好的交通环境。

  拓展社区警务,建立交警驻社区(企业)交通管理服务站。“小小服务站,服务大平台”,这是支队政委祁金锁对交警服务站的认识。4月初,支队在重点单位、大型社区建立集法制宣传、车驾管理、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等20余项功能于一体的“西安交警驻社区/企业交通管理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信息查询、车辆检审验等业务。为了规范管理,支队制订了《服务站工作流程和标准》,并派人学习考察,组织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岗前业务技能培训。5月上旬,首批9个“交警服务站”正式对外接待群众。

  拓展校园警务,建立全市第一个中小学校交通警务服务站。支队以铁一中国际学校为试点,在学校建立校园交通安全员制度,专门负责学生上下学期间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打造安全、优美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消除事故隐患,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中小学校交通警务服务站”建成以来,有效化解了家长接送学生停车难问题。他们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组织开展了20余次大型交通安全宣传文艺汇演,把交通安全寓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当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目前,服务站各项功能建设已逐步健全,正向其它中小学校推广。

  拓展建立事故调解机制,把全市第一个交通事故赔偿专业法庭搬进交警队。

  交通赔偿中,事故双方往往达不成一致,最终都把矛头指向办案民警。但大部分群众嫌“打官司”麻烦,造成一些案件长期积压无法结案。为了彻底打通梗阻,支队与法院积极协调,把交通事故赔偿专业法庭搬进交警队,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困难,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支队长王海玲把这种做法总结为“三调合一,阵地前移,把社会不和谐因素及时化解在基层”。“三调合一”即人民法院的法律调解、公安交警的行政调解,司法援助的人民调解合为一体。目前,第一个交通事故赔偿专业法庭已经在莲湖大队建成,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拓展事故处理新思路,率先在西北地区建立起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学习实践活动中,支队推出了轻微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机制,对没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2000元以下的交通事故实施“一站式”快处快赔,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到快处快赔中心,只需1-2个小时就能结案,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消除了拥堵隐患。原来在大队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完的轻微交通事故,如今在理赔中心只需要1-2个小时就能搞定,被誉为“为群众着想的快速干道”。

  拓展交通服务范围,在每年全国29个法定假日,实行交警全天为旅游车队引导护航工作制。“五一”期间,支队每天出动45名交警,22辆警车,在8时至22时,组成6个引导小组,在绕城高速河池寨收费站、西宝高速三桥收费站等6各收费站,热情地为来陕旅游的外地车辆提供指路服务,并对三辆以上的大客车或五辆以上的小车进行警车引导护航。来自成都的陈先生说:“我第一次来西安旅游,一下高速就不知道该往哪走了,多亏交警同志及时指路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古城的热情,西安交警真棒!”  (原刊于《西安法治报道》第二版  记者 王云岗 任小岗 通讯员 赵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