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狐狸的故事



        现如今,独生子女在每个家庭里几乎占去了父母和长辈们所有的爱。为了使孩子幸福,他们恨不得将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口中。这种情形使我想起一部日本影片《狐狸的故事》。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画面:一只小狐狸觅食归来,母狐狸守在洞口,不让小狐狸进去。尽管小狐狸苦苦哀求,母狐狸仍把它咬得便体鳞伤,鲜血直流,最后强行把它赶走。小狐狸走了,走向茫茫雪野。在悲壮的音乐声中,断了奶的小狐狸独自走向了优胜劣汰的大自然。
        母狐狸看似很残忍,缺少怜子之情,但仔细想想,却“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它懂得,既然自己不能养活孩子一辈子,不如趁早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经历风雨,去学会独立生存。人也一样,生存需要面对困难、挫折、伤害及许多想不到的困境。家长对孩子过分的疼爱,大大削弱了孩子生存的能力。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都能跑了,家长还追着喂水喂饭;上小学了,家长还得帮着系裤子;上中学了,家长还得给削铅笔……
        连狐狸都懂得,生活是不能代替的。深受宠爱的孩子,一旦步出家门,将面对非常复杂的环境。一个在家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在幼儿园要面对严厉的或修养欠缺的幼儿教师;孩子上小学或中学,除了要对付繁重的功课,还要承受过早开始的竞争和成长中遭遇的种种问题。所有这一切,家长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家长的责任不是如何保护孩子 不被伤害,而是如何帮助孩子战胜伤害。像精明的狐狸那样,逼着孩子去独立生存,去战胜坎坷,去茁壮成长。
       不可否认,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要运用有限的能力首先教孩子学会生存。培养孩子朴素的生活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要怕孩子吃苦,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保护自己,在顺境中发愤图强。
        人比狐狸聪明,这是毫无疑义的。若为人父母者如果没有狐狸的“远见卓识”,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