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中的无缝连接
喻建国
威孙现年四岁八个月,到上海来了近一个月。我让他学习了书写1234567890,学习了和在10以内的两个数的加法,学会了对自己姓名的书写:“杨光威廉” 。我让他在游戏中学会了这些内容
孩子们都喜欢乱涂,我就让他涂1,涂2,逐个逐个地涂,1最容易涂,一条竖着的杠子;2 右转弯,兜一兜,再直走;3 是两次右转弯;4 是一座屋檐;5 是自行车的半个前轮和龙头;6 是自行车的全部前轮和龙头;7 是把锄头;8 是两个圆圈叠加在一起;9 是倒过来的6;0 就是个圆圈。我又让这些数字和两个手的手指头建立联系。
加法就是先把两个加数所代表的手指头在左右两只手上竖起来,而后数一数,和就出来了。再请他把这一过程用数学书写的方式书写在纸上。从开始学习书写数字,到开始学习加法,经历了15天,从第16天开始,学习加法,每天三道题,在三刻钟内完成,做做玩玩,玩玩做做,每完成一道题就为其拍手鼓掌叫好。
他写自己的姓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把自己的姓名画出来了。”为了避免产生刚开始书写时的困难,我只是叫他把我的范书依样画出来,这样可以由其自我在依样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儿童此时就比较高兴,就会很有味道地去画。经过近一个月的“画”,他现在的姓名已经写得有模有样。在画“廉”字时,我给他编了一个口诀:“广字头,两点一横再加三横两竖,还添两个点。”他会一边画着,一边念着。有时又会一边画着,一边唱着。开头写“廉”字,画得不知所云,后来逐渐成型了,现在已经线条清楚,赫然一个“廉” 字,一点一画都清清楚楚。
每次要做作业了,这是一次重要的动态变化,是一次行为状态的改变。对于儿童行为状态的改变是很艰难的。特别是从游戏状态进入做作业的状态,这种行为状态的改变对于儿童来说,有时是非常痛苦的。为了减少儿童在这种行为状态的改变中可能产生的痛苦,我对威孙从游戏状态进入做作业的状态采用了儿童行为状态改变前的预热处理,这样可以减少甚至消灭由行为状态改变所带来的不适或痛苦。
在做作业的行为状态即将发生之前的半小时,我就通知他再过一会儿你就将开始做作业,隔了一刻钟,又通知一次,过了五分钟再通知他一次,到时再通知一次,他觉得这时自己也非得开始做作业了,他从原来的行为状态进入做作业的行为状态。对于儿童来说,第一次接获通知,有点突然,有一点违拗情绪,但是觉得时限尚早,违拗情绪迅速消退,但是在潜意识中,他已经将即将发生的行为状态产生了一种准备;第二次接获通知,没有突然感,违拗情绪的勃发程度很低,潜意识中加强了接受新的行为状态来临的准备;第三次接获通知,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自己应该积极准备迎接新的行为状态;第四次接获通知,儿童极其自然地进入新的行为状态,丝毫没有违拗情绪。这可真是过渡中的无缝连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