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石油收购SPC彰显中国掌握全球油市定价的雄心


  * 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股权,增加交易筹码

  * 挑战中石化在华南地区的供应与贸易

  路透新加坡5月25日电---中国石油(601857.SS: 行情)(0857.HK: 行情)将斥资22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SPC)(SPCS.SI: 行情),取得SPC持有新加坡一炼油厂半数股权,看似为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另一宗交易,实际目的则更可能是北京政府期望借此在全球市场上发挥定价影响力.

  本周达成的这笔交易并非中国国有石油与金属公司在海外寻找油田与矿山的"走出去"模式,而是旨在成为全球市场上作用与影响力更大的交易商.

  SPC拥有30年历史,日产28.5万桶油品的炼油厂.中石油收购SPC则是提高交易筹码的最後一步棋:新加坡是亚洲的石油定价交易中心,而SPC是该地区的一个主要供应来源.

  "他们在新加坡已拥有相当多的贸易业务,现在又取得了实际的燃料生产能力,这的确是对价值链的进一步整合,"Purvin & Gertz的Victor Shum称.

  中石油的意图,在其贸易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公司身上得到了最清晰的体现.自2005年起,中联油将其在新加坡的贸易团队人数扩充近两倍至14人,燃料贸易量翻倍,且活跃在设定指标价格的交易窗口中,成为常客.

  中石油已经具备了获取成功的其它两点要素:即通过长期协议向亚洲地区主要进口国印尼和越南供应燃料,以及在新建成的储油公司环宇仓储(Universal Terminal)持有35%股权.

  总而言之,中石油将在新加坡现货石油市场上拥有巨大的交易杠杆.在这个市场上,甚至一笔小小的交易都能对合约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美国指标原油的定价过程,但这宗交易表明中国迈出了新的一步,意图通过其作为工业资源主要消费国的地位,成为一个定价方,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价格.

  中石油的钢厂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期铁矿石合约谈判,各个政府实体也一直在积极储备库存,以支持国内价格.

  对于身为亚洲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厂的中石油而言,这笔交易也能协助其实现拓展下游环节的长期目标.

  该公司将在7月1日前敲定一笔交易,购买新日本石油日产11.5万桶大阪炼油厂49%的股权,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新加坡媒体去年报导称,中石油正考虑在该国新建炼油厂.

  交易商称,通过在新加坡炼油公司(SRC)产出占有的份额,中联油将有能力参与欧洲的套利交易.

  中联油还可动用SPC在该国西海岸巴洛克岛储量为22万立方米的储油设备.

  SPC持有SRC半数股份,其馀为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CVX.N: 行情)所有.

  **为市场布局的收购**

  中石油发布声明称:"SPC将成为我们执行国际策略的新平台,并将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基础和稳定途径."该声明没有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周一中石油管理人士也拒绝发表更多评论.

  在这项收购公布前夕,中石油公告称,已经获准在债券市场融资150亿美元,以扩充营运.2008年末中石油的炼油能力为日产260万桶,大大落後于国内竞争对手中石化的420万桶.

  在产品需求下降,国内正在建设数家大型新炼油厂的背景下,中国没有必要在此时收购海外炼油资产.因此,有理由相信,中石油此次收购更着重于市场布局,而非争夺资源.目前中石油旗下也有两家在建大型炼油厂.

  从地理上看来,SPC令炼油业务集中在北方地区的中石油,可在中石化主导的南方市场找到一个支点,同时也缩小了它与中石化在石油贸易技术领域的差距.中石化旗下的中国国际联合石油化工公司(Unipec)多年来一直是中东石油市场的主要交易者.

  "这项交易...将为中石油带来一直落後于中石化的燃料油精炼能力,这将帮助它利用新加坡石油交易中心,印尼与越南等海外市场,和中国沿海客户等起到杠杆的作用,"夏威夷东西方中心研究人士Kang Wu指出.

  **不会重蹈中航油覆辙**

  中石油斥资10.2亿美元收购吉宝企业(KPLM.SI: 行情)所持45.5%股权,可能是强制性全面收购SPC的前奏.SPC亦对小型油田进行开发,并寻求在越南和印尼进行探勘活动.

  中国对地区炼制燃油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多变的交易方式加剧市场的波动.中国4月出口大量柴油和汽油,前者更是触及纪录高位,其中部分船货运往新加坡,而就在一年前进口量还处于纪录高点.

  尽管扩充了交易筹码,多数分析师认为中联油几无可能像中国航油(新加坡)一样因冒险而麻烦缠身,後者在五年前因押错赌注,损失高达5.5亿美元.

  "此次增加交易筹码与陈久霖时期的中航油完全不同,中航油主要关注点在交易上."中西方中心的Kang Wu说道.

  "如果中石油想参与更多交易,会在上游或下游业务上进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