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孟连县教育局:“施暴”何以变“打架”?


副县长之女施暴同学被媒体曝光后,注定会因施暴者的特殊家庭背景而被公众强烈关注。而就在公众翘首等待调查处理结果时,该县教育局却就此事件抢先发出通报。关于事发原因,云南省孟连县教育局的通报称小艳和率众打人者小思存在矛盾,经过一段时期的积怨,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5·18”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同时通报也将先前受害人叙述的嘴里被强塞进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变成了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并且是贴到脸部。(526日《京华时报》)

关于校园暴力,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加之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存在和总也不见什么“收敛”的效果,因而此类新闻几乎已经难以激起人们的灵感与兴趣了。然而此次事件却不同,必然注定会因施暴者的特殊家庭背景而被公众强烈关注。我想,或许是由于网民的攻势过于强大而导致了孟连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所承受的“压力”过大的缘故,也或许孟连县教育局不愿失去这个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谄媚”的机会而勇于替领导“分忧”、“开脱”的缘故,总之孟连县教育局的这个“通报”让这位有个“强悍之女”的副县长多少减轻了一些负担,而孟连县教育局也由此而成为了人们的热议焦点。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孟连县教育局的“抢先发出通报”都是明智之举。在这个教育已被权势覆盖、教育媚权屡屡奏效的年代里,孟连县教育局又岂能出淤泥而不染、置领导于不顾?教育媚权也就媚权吧,哪有下属不为领导“分忧”的?然而,孟连县教育局不顾受害人与群众之感受私自串改事实真相,把施暴改为打架、把“脏卫生巾”改为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把“强塞嘴里”改为贴到脸部是否有点混淆视听、违背公正,甚至对公众智商进行亵渎与侮辱的嫌疑呢?——对于孟连县教育局的“通报”行为及其内容,笔者尚有诸多不解,为此发出“三问”如下:

一问:孟连县教育局的“通报”该不该?副县长之女对同学施暴事件,已不单是一起发生在学校的一般纠纷和矛盾事件,从受害人叙述的情节看,它至少已是一起治安案件,况且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正在进行调查处理。那么,既然县里已经成立了调查组,县公安局也已经立案,县教育局在法定调查处理此类案件的公安机关还没有公开案情之前,有没有资格代表官方发布通报?这是不是越权行为?

二问:这起事件究竟是施暴还是打架?小艳是普通农家的孩子,而小思是主管教育副县长的女儿,小艳敢去找小思打架吗?小艳敢以一己之力与8人对抗吗?再者说了,小艳有必要到厕所里去和8个人“打架”吗?小艳被打得头破血流,还有人专门录像,这是怎样的一种“打架”事件?

三问:受害人叙述的是嘴里被强塞进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而孟连县教育局又是如何得知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并且贴到脸部等细节的?既然受害人的叙述不能作为凭证,那么两张未使用过的卫生巾” “贴到脸部又是谁的证言?设若教育局凭借的录象,那么录象为什么不能公开而被删除?据《京华时报》报道,小艳被打和受辱的照片和视频,已在公安人员找到当事人之前被删除,未发生外流情况。)

很显然,云南省孟连县教育局的通报是对副县长之女施暴行为的有意庇护,是对法律的不尊重,更是进一步对受害人的摧残、对校园暴力的迁就与纵容!——让孟连县教育局回避对这一事件的调查,这是法律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

(李吉明2009527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