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亿年前的树化玉 豁然开朗


          广州制造总第145期

   藏主小传  黄瀚,三十多岁,从商多年,是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和一家营销策划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自幼喜欢收藏,但多年来仅作为兴之所至的业余爱好,去年初,在云南的一次出差中接触到树化玉,立刻被它的历史厚重感、观赏性所震撼,开始“疯狂”收集树化玉,六上云南、二赴缅甸,目前已藏有树化玉共300多件,其中不乏珍品。

 

   随想录 

 

 玩物也能明志

 

   《尚书·旅獒》中有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翻开史书,历代总有许多实例,特别是一些纨绔子弟的败家史似乎也给这句话作了雄辩的注脚。

   然而,世上任何“真理”都是蹩脚的,如列宁所说,“真理向前一步便是谬误”。玩物丧志者不乏其人,而另一方面,因“玩物”而“明志”则也不在少数。就以近现代名人论,许多名流收藏家不仅藏品丰富,还为其藏室取斋名以志其所藏,并藉以自励:如徐悲鸿的“八十七神仙馆”,黄宾虹的“石芝室”,沈钧儒的“与石居”,郑逸梅的“纸帐铜瓶室”等均属此类。可见,在“丧志”与“明志”之间,罪不在物,事在人为。

    本期的藏主黄瀚说,要使“玩物”达到“明志”的目的,关键在于能玩“活”。收藏品本身是死的,但如果收藏者超越了作为物件的藏品本身,上升到精神层面,从藏品的知识、内涵中增长知识,进而感悟人生,那就可能玩出心得、玩出艺术。

   黄瀚所收藏的藏品相当特别,是价值不菲、十分罕见的树化玉。他说常对着一块树化玉如坐禅般“入定”,获得一段难得的静思,面对这些来自2亿多年前的树木所化成的造化神奇,而反思生命的短暂,该有所作为;从树化玉由地火熔炼而由树变玉形成过程的遐想,感悟人生其实没有什么跨越不了的困境……    玩物,必然有爱不释手,但不是恋物成癖,相反透过物件本身而获得一种静思自我的介质,从而反思人生,感悟道理;收藏,不仅是对藏品的占有欲望的满足,而是超越了具体物品而进入丰富的精神领域,进而再催生出一种积极的心态,向上的力量,创造的激情。这大约便是“玩物明志”,也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藏主其人

               藏,源自天性

 

    谈起收藏的嗜好,黄瀚说:“其实我喜欢收藏可以说是源自天性的。”

    黄瀚最早的藏品是香烟盒子,那时他还没到上学年龄,看着父辈们抽完的香烟盒子图案十分漂亮好看,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还相当有心思地用一个本子把它们贴好整理整齐,拿给小伙伴们看,以资炫耀。当时周边也有些小伙伴有这爱好,便互相比赛看谁收集得多,看谁能找到罕见的品种。回忆起童年的收藏和竞赛,黄瀚至今仍津津乐道。

    上学之后,黄瀚又有一段时间收集过邮票,也集过好几大本。工作之后,在走南闯北出差和旅途之中,黄瀚看到一些自认为好玩的东西,比如炮弹壳、日军用过的刺刀、乡村里的旧水烟筒、旧式烟壶等等,也常兴之所至把它们带回家,纳入收藏中。

    “童年时的收藏是一种本性的喜好,一种追求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本能的驱使。而成年之后的一些收藏是随意为之,没有主题也没有系统性,因此也没有太大价值,许多东西都成了一堆垃圾。”黄瀚总结说。

     而直到一次机缘巧合,黄瀚接触到了树化玉,一下子他的收藏天性被勃然引爆,开始倾情投入,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狂热收集,如今他已成为广东收藏界中拥有树化玉最多的收藏家之一。

 

   震撼与痴迷

  

    那是去年年初的时候,黄瀚出差到云南省的德宏州,在一个朋友的办公室里,他不经意地看到了朋友办公桌赫然摆着一块“烂木头”,他十分疑惑,随口开玩笑问朋友怎么会搞了这么一块破烂东西放在这里。

他的朋友也笑了,让他拿起来看看,黄瀚随手一提竟是沉得搬不动,一细看,原来这古怪东西背面如残破朽木,正面被打磨后却是光润无比的玉石。朋友告诉他,这叫树化玉,距今已有2.5亿年的历史,也就是在中生代时的树木在地质运动之中被埋到地下,经过数亿年之后变成了化石和玉质。

    “那一刻,我真是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对于当时的感受,黄瀚今天回忆说。他后来细想,当时的震撼感可能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被它那2.5亿年的历史所触动,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而人类的文明历史也仅仅几千年,而眼前这块东西竟然已2.5亿年!一种从未认真体会的生命短暂感令黄瀚感慨万千;二是在玩赏过程中,一种变化无常的感觉也深深触动他的神经,这树化玉原本是一棵树,一种植物,然后埋到地下变成无机物,变成石头,进而变成了玉,想象其中的变幻,也令他感怀造物的神奇。     震撼之下进而有一种渴望拥有的冲动,他从朋友处打听到这树化玉主要产于缅甸,在中缅边境的地方比较多,于是他办完公事后便立刻请人带到中缅边境的一个收藏树化玉的收藏家处,软磨硬泡买下了几块树化玉,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广东。

    对着拿回家中的树化玉,黄瀚越看越喜欢。在玩赏之余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树化玉真的极为罕有,树化石的形成需要极为苛刻的地质条件,古生物形成化石的仅为百万分之一,形成“树化玉”的几率更小。同时,因其特殊的成因及万千变化,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使其具备了极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使这一史前瑰宝显得更加珍稀。

     另外,有一个关于树化玉生成的传说也令他着迷:在佛祖释加牟尼涅槃时,当时天崩地裂,许多奇异树木埋入地下为佛祖陪葬,之后便变成了树化玉,所以树化玉并非普通之物,而是具有佛的灵性之物。黄瀚虽不信佛,但这种宗教传说又平添了树化玉的神奇色彩,也进一步增强了他的收藏兴趣。

 

藏出一种境界

 

     作为涉足商海多年的黄瀚,收藏过程中他还敏感地意识到,如此珍稀的树化玉,必然会有很强的保值、增值的投资潜力,同时,因为它独特、观赏性强,如果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或生意上的关系户,也是一种与众不同、彰显品位的名贵礼品。

     事后也证明,黄瀚的判断十分准确,许多亲友、生意伙伴还有不少重要人物看到这些仪态万千的“树化玉”奇石之后都爱不释手。

    于是,花大力气去搜集、收藏树化玉便被列为了黄瀚除平常生意之外的一项重要“工作”,每有闲暇时间,他便飞赴云南,到中缅边境去找树化玉,一旦看中,常不惜代价将它们购下,然后抱着这宝贝上飞机飞回家。

    他收藏的胃口越来越大,渐渐感到从其他收藏家手中购进树化玉的量太小,便开始到一些做玉石坯料批发商那里成批地购进玉石石材,再从中筛选树化玉,即使这样是大海捞针,但他也在所不惜。他曾经租了辆大货车把一吨多的坯料运到昆明,经过挑选后再运回广东。而在渐感到中缅边境的树化玉坯料也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后,还数度直接到缅甸去,在产地考察购进树化玉坯料,然后通过外贸途径运回国内,再请人挑选、打磨加工成树化玉。

    目前黄瀚已藏有树化玉共300多件,其中有不乏令他自豪的珍品。黄瀚说,现在忙中偷闲时,把玩树化玉已成为他一种最好的精神享受,看着这些数亿年前的神奇造化,总让他遐想万千,而最多的联想便是生命的短暂,从而又催生一种珍惜光阴、把握机会的向上力量。

 

   对话

  在收藏中悟道

  与黄瀚聊收藏,常会不知不觉地“跑题”,因为他谈收藏的时候,绝不拘泥于收藏的过程和藏品本身,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在收藏之中所得到的感悟,谈收藏也就变成了谈人生哲理。

  记者:人的爱好有多种多样,你对收藏这种爱好怎么看?

  黄瀚:其实我对于那些有一种健康爱好、并能够沉迷其中自得其乐的人,都是挺尊重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什么爱好都没有,我觉得这种人是可悲的。收藏是一种健康的爱好,不管他收藏什么,我都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记者:有人玩收藏,纯粹是一种个人嗜好,没什么功利色彩;有人则主要是看中藏品本身的商业价值,收藏之后待价而沽,转手获利,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类? 

 黄瀚:我可能属于中庸的那一类,收藏树化玉可说既满足了自己的收藏爱好,也看重它的投资价值,两者兼而有之。

 最开始的时候,是被树化玉的厚重感所打动,是一种好奇心驱使我想去了解它、拥有它。我也意识到它是一种非常有投资潜力的东西,后来我大力去搜集也有利益驱使的成分,因为树化玉具备几个特性:一是稀缺性,要经过2亿多年才会形成,是不可再生的,国内目前还没发现有树化玉,而且每块树化玉的形态都是惟一的;二是观赏性很强,很漂亮,没有人工雕饰,因此更有品位;三是来自大自然,记载了很多气候、生态、物种变化的信息,很有科考价值。现在收藏界对树化玉的价值还认识不足,同时我还感觉有一天可能政府很可能会像禁止恐龙蛋买卖一样禁止树化玉的交易。所以,一下子把我的收藏热情迸发出来。

 不过收藏多了之后,我发现其中带给我的精神享受比其他的大得多。

  记者:可以描述一下这种精神享受具体是什么吗? 

 黄瀚:我常常捧着一块树化玉反复地玩赏,而思绪跳出了眼前的物本身,更多是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当我面对一块来自2亿多年前的树木变成的玉石,常有一种跳出了地球之外看人生的感觉,想想,人是多么渺小,人生多么短暂,回想到以往自己为一些小事情怄气,就觉得有点可笑,想想所遇到的困难,也会觉得十分平常,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人就感觉心胸豁然开朗。

 记者:透过收藏,还让你悟出许多人生哲理?

 黄瀚:我觉得,人常常需要一种静思,才会使自己的心绪明净,思路畅通。我觉得收藏树化玉对我的最大益处就是常让我有种“入定”感,它提供了一种介质,我对着它时常物我两忘,有一种坐禅的感觉,而人一旦进入这样的境界,思考就会更长远,就会悟出许多道理。有个说法是“玩物丧志”,我认为,收藏真正玩活了,玩物反而可以明志。

 

   名词解释

  “树化玉”是地质学所称硅化木中的极品,诞生于距今2.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一次次剧烈造山运动将森林深埋地下,在岩土、压力、温湿度等地质条件的变化下,经高浓度二氧化硅溶液的地下水长期浸泡,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步为硅、钙、铁等元素所替代,经过漫漫岁月,硅化为色彩斑斓,仪态万千的“树化玉”奇石。

 “树化玉”因其特殊的成因,其硬度达到7以上(比硬度为10的钻石略低)。其原石保持了树木大部分的外形、皮痕、树结、年轮及虫洞等生物特征,而经过初步洗磨后,则呈现出迥异的玉色质感,观之有琉璃光泽,抚之则温润细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藏宝地图 

 别墅盘里藏着玉

 珠江新城内,有一个惟一的别墅社区--珠江别墅,黄瀚在这里任负责销售的总经理,而这个别墅区的售楼部,就是黄瀚陈列树化玉的一个重要场所。

 日前的一个午后,记者从侧门步入这个别墅区,适逢一批未经打磨的树化玉刚刚运到,这些粘满泥土的东西摆在地上,初看之下,像石头又像一段段朽木,丝毫也不会引人注目。

 及至走到售楼部内,落地玻璃墙的飘台上、楼盘模型的四周,到处摆满了那些已经过打磨、端放在树根底座上的树化玉,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树化玉形态各异,绝不雷同,一般是一边保持树化石的原形,而另一边把树心中已化玉的部分打磨出来,其形似木非木,似玉非玉;许多还色异彩斑斓;用手抚摸那已被打磨出的化玉部分,其质感便是玉石所特有的温润细腻感觉。

 黄瀚介绍说,鉴赏树化玉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看整体外形,其树形是否完整,其树节、树皮、年轮等是否清晰可辨,如果其中有虫洞则是珍品,如果还有虫子的化石,那是极品;二看玉化部分,是否质地细腻,如果其中玉化部分已玛瑙化,则更为罕见;三是看色泽是否丰富,其中又以大绿为最好,大红、大白也不错,如果色彩斑斓又十分和谐,也是珍品。

 

   收藏逸事

  求之不得,三天不睡

  去年的一天,黄瀚从朋友处得悉云南有位藏家手中有块很好的树化玉,他便兴冲冲地跑去观赏,果然那是一块玉化程度极高、堪称极品的树化玉,玉体碧绿通透,而树节、树体的形状又十分奇特。

 黄瀚看后立刻爱不释手,请该藏家转让,该收藏家也极钟爱这件宝贝,但还是同意转让,但开出18万元的高价。晚上回到宾馆后,黄瀚脑中总浮现出这块树化玉,辗转反侧,整夜难以入眠。第二天一早,又赶到该藏家处,继续软泡硬磨,但该藏家还是不松口。又一个不眠之夜后,第三天黄瀚再次登门拜访这位藏家,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藏家终于降了点价转让了这件宝贝。

 虽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购下这件树化玉后,黄瀚仍欣喜若狂。在后来坐飞机回广东的途中,他一直把这块玉抱在怀中,生怕托运有任何闪失。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