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感知的局限性并不是说人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无数的实践证明,人的感觉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操作能力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是一座潜能巨大的金矿。
许振超是是一位只上了一年多初中的青岛港的码头工人,然而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桥吊奇迹,他一小时能吊运60个标准箱,他创造的“一钩准”与“一钩清”的桥吊操作技能让外国船员瞠目结舌。
集装箱上有4个锁孔,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很难分辨,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一次把琐眼都对齐,把集装箱抓牢靠了。 而“一钩准”对锁孔的技术,既涉及装卸运输的效率,也影响着机械和物品的安全。
为了掌握这一技术,许振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反复练习,抓起,放下;放下,抓起。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许振超“玩桥吊”简直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他的操作,只需用眼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打眼一瞄,定位就有了。
码头装卸煤炭和粮食,大量抛洒是大家见怪不怪的事儿。许振超想自己要是能够做到“一钩清”就好了。于是他利用别人休息或吃饭的时间,自己留在车上拼命练习“把子”的操作,吊着钩头,对准码头上的“和尚头”练停钩、稳钩,他还吊起满满的一桶水,最终达到钩头行进过程一滴水不撒。半年多的苦练终结果实,过去装一个60吨车皮的粮食要撒漏10吨,而许振超的“一钩”下来,撒漏的粮食顶多只有一铁锨。
“吊桥专家”许振超的事例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性,也就是感觉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感觉器官健全,各种感觉能力就有高度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的专门训练。
炼钢工人通过蓝色眼镜能精确辨别炼钢炉中浅蓝色火焰的微小差别,以判断炉内的温度;包装香烟的员工通过长期的锻炼和感觉,可以根据触觉从一堆纸烟中一次抓到20支香烟;面包师傅仅凭触觉就可以觉察出面团的湿度,误差不超过2%;营业员能够做到一称准……这些都说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的感受性在实践中也是可以提高的。
管理者如何调动员工提升自我感知能力与操作技能呢?麦当劳公司每年举行的全明星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麦当劳公司每年都要在最繁忙的季节进行全明星大赛。先由每个店选出自己店中岗位的第一名,每个店的第一名将参加区域比赛,区域中的第一名再参加公司的比赛。整个比赛都是严格按照麦当劳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来评定的,公司中最资深的管理层成员作为裁判。
竞赛期间,员工们都是早来晚走,积极训练,大家都期望能够通过全明星大赛脱颖而出,奠定自己个人成长和今后职业发展的基础。到发奖的那一天,公司中最重量级的人物都要参加颁奖大会,所有的店长都期盼奇迹能出现在自己的店中。很多员工在得到这个奖励后,非常激动,其实奖金也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但由此而获得的荣誉却是巨大的。
全明星大赛带给麦当劳公司的收获有多大?只有麦当劳的管理者心中有数了,因为提高了基层操作员工的操作技能,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力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