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关于改革开放30年甘肃白银县域经济变迁的研究现状
(二)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三)史料依据
一、1949-1978年的甘肃白银县域经济
(一)白银的地理环境
(二)白银县域农村社会经济
1.计划经济下的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农村社会生活
(三)白银城镇社会经济
1.曲折发展的城镇经济
2.城镇化与城镇社会发展的低水平
二、改革开放30年甘肃白银县域经济变迁
(一)农业经济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大发展带动的县域经济增长
2.农业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凸显
3.面向市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经济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内资源枯竭导致的工业结构变化
2.改革初期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陷入发展困境的乡镇企业
4.大部分国企和省企退出县域带来的城镇经济变化
(三)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在县域GDP中的比重变化
2.第三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地位变化
三、30年来甘肃白银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经济建设成就
1.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的农业
2.蔬菜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特色经济农业生产基地的初步成型
3.由工矿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园区的转型探索—以刘川工业园区的发展为例
4.中心城镇的发展与曹若移民工程20年
5.黄河风情旅游线的开发
6.显著发展的农村专业合作社
(二)社会事业发展成就
1.文教体卫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
2.生态环境的稳步恢复
3.村级民主建设的成果——以靖远县北湾镇北湾村为例
四、1978-2008年甘肃白银县域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
(一)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1.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路径选择
2.农业产业化与优质农产品深加工
(二)由单一资源型工业集聚向综合工业地域的转型
1.发展立足矿能资源的新兴工业园区
2.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化取向
五、甘肃白银县域经济变迁30年的问题与反思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二、三产业发展层次仍然很低
2.低水平城镇化与进一步扩大的城乡差距
3.总体处于相对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
4.突出的环境制约因素
(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反思
1.活跃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产业集群
3.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4.提高服务业层次,开发农村劳务经济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