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案:还“潜伏”着多少腐败官员?(图文)


 

 

(6月8日消息:深圳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并可能涉及黄光裕案)

 

 

黄光裕案:还“潜伏”着多少腐败官员?

文·张小平

 

    黄光裕案有如点燃的一串鞭炮,从2008年11月起到现在一直噼噼啪啪炸响不停,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官场地震——
    先是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正司级)郭京毅、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司长许满钢,再到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相怀珠,又到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
    而2009年6月8日,又是一声巨响——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中纪委调查,而他的出事或与黄光裕案有关。
    短短8个月时间,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中,曾经“潜伏”的涉案官员与掮客逐渐曝光,一个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隐然出现。黄光裕案涉及的官员已经由副部级陡然上升到正部级,已经曝光的涉案人数已经达到十数位之多,但此案本身却一直扑朔迷离、阴晴未定。
    在这个喧嚣的春天,一部叫《潜伏》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热播。而在黄光裕案的背后,究竟还“潜伏”着多少腐败官员呢?
    当然,从事态的发展来看,“潜伏”的官员恐怕不止以上几位。有传闻,黄光裕为了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结交了一位更为神通广大的“神秘人物”。黄光裕为了讨好这位“神秘人物”,为其提供的3亿元现金进行委托理财。后来,为了掩护这笔钱从股市赚钱撤出,黄光裕从香港调用资金进入内地股市,绕过了资金监管,操纵中关村股价。而正是这笔特殊的资金,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并最终导致东窗事发。
    也许,在整个庞大的政商勾结的大网中,能够真正浮出水面的可能是一小部分,其他的部分也许将继续“潜伏”下去。这些形形色色“潜伏”的势力,不单对黄光裕本人而言是一个持续的巨大压力,也是整个社会在走向公平公正的道路上的一道暗礁。
    有人说,黄光裕是“政商博弈的又一个牺牲品”,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完全符合事实。正所谓的无风不起浪。如果媒体所指责的那些“罪行”完全是捏造的,恐怕黄光裕也不会深陷其中。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光裕的确在“自杀”——数年前,当黄光裕选择了政商勾结并悍然进入中关村股份时,就意味着他同时选择了“慢性自杀”。这迟早会断送他的一切。
    但黄光裕案所引发的巨大激荡的政商风雷,却似乎超乎了他自己和许多人的意料。黄光裕不仅自吞苦果,而且被挟持其间难以自控。


    更多精彩请阅读《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作者:张小平,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4月第一版,定价: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