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和健力宝的关系法(《新营销》文字专访)


  【编者注】此文章是《新营销》杂志高级记者叶文东先生对本人关于健力宝和统一的专访文字。(采访时间:2009年5月9日)

      
  【本文的总前提】:健力宝已经确定是统一的养子了。也就是说,现在统一是健力宝的养父母。


  1、您如何看待统一集团、健力宝一波三折的联姻?

  健力宝的背景复杂造成的。

  2、据您了解,健力宝在统一集团的产品群中是怎样的定位,健力宝是否只是个加工角色?其差异化路线是怎样的?

  根据养子和养父母的关系,健力宝不仅仅是个代工的色,健力宝已经属于统一,只不过是,你无法改变健力宝的亲生父母的事实。

  差异化的路线是技巧。关键看统一如何利用“统一”和“健力宝”两个品牌来赚钱。如果非要问其差异化路线,我认为,健力宝可能会专注于饮料方面和将来可能以“健力宝”这个牌子来做体育营销,从而形成“统一”的多品牌战略格局。

  3、渠道覆盖不全是健力宝集团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统一集团的渠道是否可以与健力宝“共享”?

  完全可以共享和整合。因为他们在事实上已经是一家。

  4、据称,由统一公司增资的3亿元主要用于加强亚运后期营销投入和食品安全,这方面您有何猜想和建议?统一仅拥有健力宝的销售权,而品牌依旧归健力宝集团所有,所以有人怀疑统一此次增资是别有用意?您觉得呢?

  统一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把健力宝这个品牌做好。

  5、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碳酸饮料市场的年代,同样“含气”的健力宝还有多大的胜算夺回市场呢?统一集团有哪些对应措施?

  加以时日,完全可以形成“健力宝”和两乐竞争的中国碳酸饮料新格局。

  利用统一的强大实力和资源,逐步拉近中国人对健力宝的感情,分庭抗礼是迟早的事情。

  6、接管健力宝以后,统一对其经过了哪些调整和改造?

  主要还是理顺了各种供应关系,找到突破口。统一的实力是比较强大的,只要理顺关系,稳定住销售的混乱局面,资金到位。“统一”是有办法把健力宝发展起来的。

  7、统一以往的哪些经验可以运用到健力宝的复兴计划中?比如,据了解,统一曾收购泰国本土一家著名品牌,并成功地使其重新夺回市场。其过程具体如何?此经验是否可以照搬?您对此有何建议?

  刻舟求剑是危险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比较好。

  对于泰国这家企业的事情,我还不清楚。

  8、健力宝集团目前仍背负了沉重的债务,那么统一在未来是否会持股健力宝集团?

  没有必要。也许会,也许不会。还是参照养父子的关系你就清楚了。

  9、2007年,全球第三大饮料巨头、加拿大COTT集团与健力宝集团签署了加工合作协议,健力宝由此成为了COTT在中国的加工饮料基地。对统一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一旦健力宝集团成功脱困,或者依附到了新的东家,那么统一通过健力宝贸易公司获取到的一系列的权利将很有可能被收回。您对此如何看待?

  这个要看统一和健力宝的合同怎么签订的。从外表来看,统一敢投入这么多钱,说明其合同的限定性还是很到位的。

  关于给别人代工,这个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尼康和索尼的数码相机据说就是一条线上生产出来的。这个对于我们来讲,大可不必小家子气。

  现在的海尔集团不是准备完全代工吗?专注于营销服务和品牌,照样可以做成百年老店。代工不一定就是合流同污,只要你有自己的标准要求,不一定产品就是同质化的。

  耐克、可口可乐、等等不都是代工的吗?

  10、从健力宝身上,统一究竟能得到什么呢?统一主导的这次复兴,到底会让健力宝走向何方?是再一次陷入深渊还是自此走向光明大道?2010年后的未来,统一面临着怎样的市场格局?您有何期待与猜想?

  “统一”从“健力宝”身上可以得到品牌的使用权,和残缺的市场渠道和份额。

  在这里要澄清的是,统一没有私心。统一的做法就是把健力宝做大,做强。养大成人,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健力宝是“统一”的养子,统一辛辛苦苦把健力宝养大,你说会有什么好处呢?不是很明显的吗?养老。

  我期待统一尽快把健力宝养大。

        【注明】:本文只作为本人在《价值中国网》的专栏文章发表,(除《新营销》杂志外)其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录、抄袭等,违者必究!

  

  【附《新营销》来稿】

 

《新营销》杂志社来函

       

尊敬的张愈先生:(张愈是本人的网名——本人注明)

 

您好!我是广州《新营销》杂志记者叶文东。我在价值中国网上拜读到您的大作《台湾统一集团启动健力宝的未来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2/21/150563.html,文章非常精彩。我期待就相关问题向您请教和采访。

 

《新营销》经过6年精心打造,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营销经理人首选期刊,同时它也是国内唯一由“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担任终身荣誉顾问的杂志。作为营销类杂志的领军媒体,《新营销》以深入报道和独到分析见长。自创办以来,它一直强调关注优秀的企业,尤其是民族企业的品牌创立、市场推广以及营销新思维、新观念,并将这些新的思维与观念交汇整合,以便帮助企业更进一步发展。

 

20096月刊中,我们将策划有关“健力宝复兴”的专题报道。200510月,统一集团100%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全面运营健力宝品牌。在2008年底统一向健力宝砸下3亿元,先是20081117日增资6000万元,紧跟着又在1216日注资2.4亿。在统一企业3亿注资到账后,几经风雨的健力宝饮料开始高调地计划复兴。究竟,统一增资健力宝的背后是怎样的战略思维?统一豪赌健力宝,是福还是祸?2010年后的未来,统一面临着怎样的市场格局?我们渴望对统一和健力宝的发展进行客观、深度地探索与报道,期望能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中得出有益的结论,并与广大读者分享。

 

作为实战营销专家,您的观点与意见将对我们的报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鉴于此,我们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我们将在杂志上将予以全方位的报道,本刊乐意成为您的品牌传播者和思想宣导者。谢谢![报道提纲附后]

 

祝您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新营销》杂志社

2009-05-09

《新营销》杂志高级记者:叶文东

手机:1343435XXXX

办公室:020-6428XXXX(周一全天、周五下午,平时不坐班)

QQ33560XXXX

电邮:[email protected]

 

欲了解《新营销》,请点击www.newmarketingcn.com(网站改版中)

附[报道提纲]

 

1、您如何看待统一集团、健力宝一波三折的联姻

 

2、据您了解,健力宝在统一集团的产品群中是怎样的定位,健力宝是否只是个加工角色?其差异化路线是怎样的?

 

3、渠道覆盖不全是健力宝集团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统一集团的渠道是否可以与健力宝“共享”?

 

4据称,由统一公司增资的3亿元主要用于加强亚运后期营销投入和食品安全,这方面您有何猜想和建议?统一仅拥有健力宝的销售权,而品牌依旧归健力宝集团所有,所以有人怀疑统一此次增资是别有用意?您觉得呢?

 

5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碳酸饮料市场的年代,同样含气的健力宝还有多大的胜算夺回市场呢?统一集团有哪些对应措施?

 

6、接管健力宝以后,统一对其经过了哪些调整和改造

 

7、统一以往的哪些经验可以运用到健力宝的复兴计划中?比如,据了解,统一曾收购泰国本土一家著名品牌,并成功地使其重新夺回市场。其过程具体如何?此经验是否可以照搬?您对此有何建议?

 

8、健力宝集团目前仍背负了沉重的债务,那么统一在未来是否会持股健力宝集团?

 

92007年,全球第三大饮料巨头、加拿大COTT集团与健力宝集团签署了加工合作协议,健力宝由此成为了COTT在中国的加工饮料基地。对统一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一旦健力宝集团成功脱困,或者依附到了新的东家,那么统一通过健力宝贸易公司获取到的一系列的权利将很有可能被收回。您对此如何看待?

 

10、从健力宝身上,统一究竟能得到什么呢?统一主导的这次复兴,到底会让健力宝走向何方?是再一次陷入深渊还是自此走向光明大道?2010年后的未来,统一面临着怎样的市场格局?您有何期待与猜想?

 

(以上有关问题,若有不全面之处,恳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修订。谢谢!

 

注:

1、         文章主题:健力宝复兴与“统一”的棋局(暂定)

2、         恳请多提供相关研究资料。

3、         截止日期:512日(越早越好,呵呵,辛苦您了!)

4、         请奉告准确地址,以后我们将长期为您寄赠最新杂志,并期待与您深度合作。

5、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本刊记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