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宗衡之后下一个是谁?


许宗衡之后下一个是谁?

编者按:广东官场过去两个月来地震不断,而且震级不断加剧。近日证实被“双规”的深圳市长许宗衡,是继今年4月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广东省原纪委书记王华元落马后,另一名出事的广东高官。

  据透露,许宗衡早在一年前,就接受当局调查,但屡次公开活动上,见到的是言行举止自若,依旧能说会道,在今年4月份深圳市人大会议上,誓言“不漂浮、不作秀、不忽悠”,承诺“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甚至表示历史和时间将是最好的检验尺度。

    今年3月份,在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上,讲话的调子更是特别高,别人不敢讲的他都讲。

  为何一名正在接受调查的官员,能够表现得这么若无其事、神采飞扬?

  有人说,许宗衡过于信赖在北京的人脉和关系。据了解,过去一年里,许宗衡频频北上,为了巩固人脉和疏通关系,他认为这样即使被调查,最终也会“安然无恙”。

  许宗衡,被调查,首先想到的不是潜逃,而是继续往北京“拼关系”,这是抉择耐人寻味。

    今年4月,陈绍基和王华元先后落马,许宗衡也应该还有潜逃的机会,但他继续高调地出席活动、发表讲话,或许显示他仍然相信自己在北京的人脉和关系能够帮助他渡过难关。

    在中国官场,政治上犯错误才是最大的错误,贪污问题未必会导致官员落马,对许多官员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政治上与更高层保持一致、维持良好关系。

  港报评论说,深圳市长这一职位虽然只是副部级,但由于深圳经济发达,财政收入丰厚,因此掌握的行政资源极其庞大,牵涉的利益极其复杂,因此深圳市长一职向来是中共官僚虎视眈眈的对象,如果在中央高层没人支持,许宗衡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置的,但如今许宗衡被“双规”,其靠山相信也自身难保。

  今年是我国政治纪念日集中年,共产党要在“反贪”方面,有所表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除非出事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目前的情势下,无论哪一名中国官员被当局调查或“双规”,都不会有太大有惊讶。

   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本月5日(据说也是许宗衡从家中被带走之日)在一个会议中,把今年反腐倡廉的五个重点领域定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明报》说,如果说黄光裕、郭京毅案代表金融腐败,陈绍基、郑少东案代表司法腐败,许宗衡代表工程建设腐败,那么至少还有两组重大反腐案子将会陆续出现,中箭落马的可能是房地产商和矿老板,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高官。

  在这些高风险领域里,目前是人人自危,风声鹤唳,据报道,许宗衡案东窗事发后,一些深圳房地产商也蛰伏在香港“避风头”。


 附: 
 联合早报:中国官场上的“许宗衡们”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因严重违反党纪,近日被中纪委予以“双规”调查。在党内调查和作出处分之后,接下来必定还要进行司法调查。从过去类似的案例看,凡是被“双规”的官员,其行为都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因此,与所有同类的“前人”们一样,许宗衡想必也逃脱不了被依法惩处的下场。

  许宗衡所管辖的深圳,曾经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先驱城市,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开放的大城市之一,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示范和橱窗作用。把这么重要的城市交到许宗衡手中,可见上级政府当初对他是信得过的。在中国庞大的官员队伍中,在人际关系极其复杂的官场上,许宗衡能够获得上级的信任和重托,说明他具备其他人所没有的本领和能耐。只可惜在目前的政治体制里,官员的本领和能耐是否会用到正当和正确的地方,是很难有保障的。

  由于深圳不是一个普通城市,所以许宗衡被“双规”的消息传出之后,人们难免会感到突然。但这种“突然”并不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最近这些年,中国高级官员栽跟头的事情已经发生很多,上至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下至省长、厅长、市长,其政治命运都在一夜之间突变。有些高官今天还是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样,明天也许就会被悄悄地“双规”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官员腐败的普遍性,同时也让人看到,中共党内确实有一套不为外人所熟悉的纪律监督操作模式,不仅很有效,而且也相当果决。

  可是,尽管这套纪检制度严密而铁腕,但贪官污吏依然前赴后继。可以说,当前中国执政党的很多干部,尽管口口声声都是清廉正派,就像许宗衡所标榜的“清、明、勤、思”,发誓“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但实际行动却完全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说明,中国党内纪检系统只能惩前而不能毖后,其反腐行动无论如何雷厉风行,都不能起到长期的震慑作用,难以从源头上预防官员的胡作非为。

  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完全避免当权者的腐败现象,但中国官员腐败的普遍程度明显大得多,这是中国民众最不满意的地方。

  为什么腐败现象不能减少,反而腐败官员此起彼伏?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党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往往可以做到一手遮天,什么都可以管,包括对司法、公安、检察和审计机构以及新闻媒体发号施令。当这些权力机关和舆论机构都听命于他们的时候,这些官员所管辖的地方就会成为独立王国,可以胆大包天、为所欲为。这种情况并非深圳所独有,全中国都是如此,所以腐败现象就是全国的现象,只不过被查处的官员有先有后。

  可见,腐败猖獗的原因不是人们常说的“反腐力度不够”,而是权力结构本身没有免疫力。

  多年以来,中国执政党自上而下地开展反腐行动,抓了很多大案要案,对某些案件的处理也确实做到了“一查到底”,让普通民众出了一口气。但是,至今为止,反腐行动并没有增强人民对党政干部的信心,反而让他们感到“越反越腐”。这是中国执政体制所面对的极大威胁。这个威胁并非来自人民,而是来自执政党本身。

  以中国执政党的政治思维看,要放弃对检察、司法机关以及新闻媒体的控制,目前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反腐工作还必须依靠执政党的自我监督机制。这种自我监督固然是有效的,但最大的弊端就是只能发现已经腐败的“许宗衡们”,而不能阻止他们变成被人斥骂的腐败分子。

来源:《联合早报》《星岛环球网

网址:http://www.stnn.cc/ed_china/200906/t20090615_1045643_1.html

我的相关日志:
2009-04-17 | 看“猪哥勇”风流韵事 评“猪哥勇”社会危害(组图)
2009-01-12 | 新华网:国家法律何以成为土皇帝“以言治罪”的家法?
2009-01-12 | 人民网:还有多少权力机关在为虎作伥?
2009-01-12 | 中国警务报道:打击讲真话干部想起了老农骂领袖
2009-01-12 | 河南法制报:打击报复者应予以严惩
2009-01-12 | 工人日报:福建莆田最黑的“黑”字怎样写
2009-01-12 | 半月谈:莆田一个举报人的遭遇
2009-01-12 | 法制日报:莆田一位镇党委书记因举报而被抓
2009-01-12 | 《民主与法制》:一桩举报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