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先行指标PMI扩张未改 实体经济底部运行仍在继续


  * 5月官方和里昂证券的PMI指数双双立于50之上,昭显扩张不改

  * 1-5月用电量同比下降4%

  * 经济仍在筑底,5月数据料无惊喜

  作者 沈燕/吴靖

  路透北京6月1日电---中国5月份官方与里昂证券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持续立于50之上,预示着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但考虑到先行指标与实体经济间存在一定偏差,且刚刚公布的前五个月用电量同比下降4%,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要摆脱底部仍需时日.

  他们并预计将于下周公布的5月份经济指标不会有太多的惊喜,料接近4月水平.

  官方制造业PMI5月降至53.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扭转此前连续五个月的升势.里昂证券的5月制造业PMI则攀升至10个月高位--51.2,也是连续第二个月高于50.

  其中官方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08年6月以来首次超过50至50.1.里昂证券发布的相同指数达至49.2,为自去年11月触及28.2新低後,连续六个月回升.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政府官员提到,中国官方公布的PMI选取的样本是大中型企业,而里昂公布的PMI主要是中小企业.不过两者调查的结论都在50之上,验证了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的判断.

  "趋势是向好,但还没有脱离在U型的底部运行,只能说是止跌回稳."该官员说.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称则提到,前五个月的电力需求仍在下降,说明实体经济的复苏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麽好,且先行指标和滞後的经济数据在某些部门和行业内也有偏差,因此不能单凭先行指标来推测经济数据.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周一表示,电力需求从去年9月份以来出现负增长.今年1-5月份,电力需求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大约4%.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香港分析师Brian Jackson指出,疲弱的外需仍持续对中国经济造成伤害,不过一系列振兴措施则令情况逐渐改善中....去年底中国经济元气大伤後,目前仍处在温和复苏的轨道中.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一午後大涨逾3%,部分受PMI指数的提振,因市场广泛预期中国经济将迅速复苏.

  **先行指标依旧偏暖**

  尽管官方和民间PMI因两者选取的样本有差异,并表现为一降一升,但对中国经济回升景气的趋势性判断仍达成共识.

  (参看PMI历史数据,请点选here)

  里昂报告就称,5月份中国制造业生产连续第二个月保持上升,升幅稳健,与长期平均值基本持平.受新业务进一步增长,以及市况好转所支持,产量出现增长,明显扭转了年初的急跌趋势.并称,该月中国制造业者接到的新业务量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而且相比上月的轻微增幅,5月增长更为明显.

  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主管斐思伟(Eric Fishwick)也称,"PMI首次有确凿迹象表明,政策的拉动力确实正在起效.出口订单指数虽然仍处于50分界线下方,但订单总数已回升至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则认为,"5月份官方PMI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预示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较上月略有回落是正常变化,PMI指数在50%以上的波动,只要不是单方向连续变化,一般不具趋势性预测意义."

  美林证券的研究报告就预计,未来数月中国的PMI指标仍会持稳在50之上.

  **5月数据料无惊喜**

  而中国通过政府投资通过经济的效果在今年一季度已经显效.不过持续下降的出口,以及有效内需的不足,中国要摆脱经济在底部运行恐怕仍需要时间.前述不具名的官员就预计,5月份的宏观经济指标与4月份变化不大.

  中国央行上周称,虽然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基础尚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祁京梅称,"一季度先行指标也是呈现向好的趋势,但4月份公布的数据却有很多是走坏的....先行指标与滞後数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若按先行指标的系统监测经济仍在复苏中,但落实在实体经济中却是要打折扣的."

  高盛发布的报告也称还不能就此认为制造业将有非常强劲的增长."这个数据系列不够精确,不足以就短期活动增长做出强势判断,"高盛指出,4月的官方PMI上升而工业增加值增速却下降,便能体现出这一点.

  西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表示,从5、6月份开始很多行业进入淡季,比如高能耗高温作业的重工业,这会影响到二季度数据.

  "二季度制造业还会继续改善,只是速度减缓....,8月开始往後,改善速度会重新加快."王剑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