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people.com.cn/Forum/
2009年6月24日 20:00.00
(主持人)今天人民日报针对湖北石首事件,发表“人民时评”《政府如何应对“麦克风时代”》。今天我们请来两位群体性事件专家单光鼐和于建嵘研究员来到人民网访谈室,另有两位媒体和互联网专家展江和胡泳教授远程访谈。请四位国家级专家共同为近期石首等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应对、危机管理把脉。(祝华新 09-6-24 20:08:24)
(主持人)昨天(6月23日),荆州市委书记承诺,提高办案层级,彻查石首事件,包括查明涂远高死因和永隆大酒店背景。而这些,正是17日晚上事发以来,死者家属所要求的,也是当地民众和外地网民所期待的。这个表态是不是晚了点?前期石首政府和警方似乎急于尸体送殡仪馆火化,在您看来,查清真相和处置尸体,哪一个是更为釜底抽薪的办法? (祝华新 09-6-24 20:09:12)
第一时间政府官员哪里去了?
(嘉宾)湖北石首事件是最近几年少见的官商民冲突事件,由于信息公开不力,群众不满的情绪很难释放。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以后,发生这种现象令人痛心。[ 展江 ] 于2009-6-24 20:13:44 上帖
(嘉宾)我们终于听到荆州市委书记的表态了。但是这个表态晚了点,6月17号发生事情,一直缠绵到20号深夜,我们没有看见市里面的地区的以及更高层面基层政府的领导的说法 (单光鼐 09-6-24 20:13:46)
(嘉宾)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单光鼐 09-6-24 20:14:13)
(嘉宾)石首事件发生之后,书记的态度是应该的,但终究还是晚了,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书记的表态是为了应付事情发生之后的社会压力,而且这个表态并没有检讨在这个事情中间政府的失误和责任,也没有表明对待民众诉求的正确态度。 (于建嵘 09-6-24 20:15:22)
(嘉宾)从一具尸体身上,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无能与溃败。不是安抚民心公告真相惩治黑恶,而是动用巨大的警力资源抢尸,其公信力已然受到巨大挑战 (胡泳 09-6-24 20:17:05)
(嘉宾)在去年的瓮安事件中,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理,石宗源强调:“在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真实、准确地发布信息,正确地引导舆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至关重要。”石首市领导显然没有吸取瓮安的教训。 (胡泳 09-6-24 20:20:24)
(嘉宾)这些年群体事件频繁发生,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多次发出指示,中央政府也不断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要求凡是群体事件发生的时候,当地政府的领导应该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群众的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态! (单光鼐 09-6-24 20:16:22)
(嘉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瓮安事件发生以后,贵州省委多位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做群众的工作。 (单光鼐 09-6-24 20:18:07)
.(嘉宾)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到现场与各界群众面对面地交谈,连续召开几个种会议,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问题的症结,总结政府的工作,检讨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并迅速地启动问责制度,迅速地扭转了局势。事态很快地平息下来! (单光鼐 09-6-24 20:24:36)
(嘉宾)但是这次石首事件,在事发现场,我们没有看见当地政府领导们的身影,也没听见他们的声音。所以我们认为荆州市委书记6月23号的表态实在是太晚了。他们如果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去做群众的工作,事态也不至于发展到后来这种情况。 (单光鼐 09-6-24 20:26:58)
(嘉宾)这些年我一直在考察群体性事件,看了好几个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以后,我有这种认识,凡是群体性事件发生,首先都应该尽快地公布实事真相,把真实的情况向老百姓公布,不要掩饰,不要粉饰,更不要说谎!凡是做到这样的,都能够比较快地平息群众的情绪,取得群众的谅解! (单光鼐 09-6-24 20:33:45)
(嘉宾)将事情缓和下来,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但是凡是遮遮掩掩,不向群众说真话,就往往适得其反,既不能平息群众的情绪,反而激起群众更多的猜疑和怨愤。 (单光鼐 09-6-24 20:36:23)
.(嘉宾)远的不说,就说去年的事吧,瓮安事件女中学生溺水而亡以后,原县委县政府有所忽略,没有认识到当时整个县城已经是传说谣言很多了,没有及时地向群众说清楚女孩死亡的真实情况,以致整个县城民怨沸腾,县委书记浑然不知,事情闹出来以后,特别是省委书记石宗源书记到达瓮安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群众说明事情的缘由。就迅速地平息了各种传说和谣言,获得了群众的谅解。 (单光鼐 09-6-24 20:47:12)
去年11月初,重庆出租车司机罢驶,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直接召集出租车司机举行座谈,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也把政府的一些想法也当面向出租车司机讲清楚,双方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也让事情很快地平息下来。薄熙来是政治局委员,直接和群体性事件的行动者面对面地沟通。这是多年来少见的! (单光鼐 09-6-24 20:51:40)
(嘉宾)所以,群众性事件发生以后,政府的领导应该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去。直接面对群众,要有这个胆量,而不应该躲躲闪闪,不见群众。凡是不见群众的,就难免让事情越闹越大,比如,去年11月的瓮安事件就是这样。 (单光鼐 09-6-24 20:53:50)
(嘉宾)还有一点应该值得一提的是,谣言容易发生的情境,往往是这样一些情况,真实信息缺乏,情况不明,无法从既存的信息中了解情况,情境比较模糊,谣言的空间就会比较大。所以领导更应该在事情发生以后到现场去,把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这才能够消除很多不真实的信息,公布真实的情况越早越好,尤其是在很多人还不太相信的时候,就把事情向群众讲清楚。时间拖久了,辟谣就很困难了。石首事件平息以后,大街又流传开酒店内有两具尸体的传说。这就说明领导不在第一现场去讲明真相,就只会让谣言到处泛滥。 (单光鼐 09-6-24 20:58:51)
(嘉宾)另让人不解的是,石首的警方为什么这么急迫地要求家属把尸体火化?群众称其为“抢尸”,我至今也理解不了,近几年发生的与“死人”有关的群众性事件,有好几起了。例如,2006年11月的广安事件,2007年1月的大竹事件,2008年6月瓮安事件。广安事件中,家属把死亡的小孩放在医院大厅,当地政府没有“抢尸”,而是派出负责同志与家属谈判。取得家属的同意以后,把小孩的尸体转移到殡仪馆。大竹事件中女工杨代莉死亡以后,家属也是同意放在殡仪馆,也没有发生什么“抢尸”的情况。 (单光鼐 09-6-24 21:05:45)
(嘉宾)去年6月的瓮安事件,死者亲属把死者放在西门河边,放了一周。但是这次石首事件警方在没有取得家属的同意的情况下,就多次要求要弄走尸体去火化,以致引起群众的很多猜疑和不满,让事情越闹越大,以致出现了所谓警方要“抢尸”,群众80个小时“护尸”的情况。 (单光鼐 09-6-24 21:10:42)
(嘉宾)事情闹了三天,翻来覆去地,老百姓愤恨的就是这个事情。这反映了石首地方政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老百姓人命关天的事情,怎么能够草率呢?既然事情的原因还没有弄清楚,就不能强求家属火化尸体。就应该耐心认真地做家属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联想到2007年1月的大竹事件,群众中也有这样的流传,原县委书记说“死个人是个屁大的事”!这样的说法也曾引起群众极大的愤恨,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教训。对待老百姓死人的事,一定要慎重、认真,要尊重老百姓的情绪,要尊重家属的情绪,把工作做细,做认真才行。不能强求,不能硬来。 (单光鼐 09-6-24 21:17:46)
地方官员隐瞒突发事件信息应该被追究法律责任
天涯网友“力瑾”问道:请问:群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明真相的?为什么不明真相的总是群众,而不可能是官员? (专业五毛 09-6-24 20:13:36)
真正实行突发事件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就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以群众不明真相应该追究官员的责任。而且这次损失这么惨重,应该有不止一位的地方主要官员被问责。(展江 09-6-24 20:19:46)
根据2001年11月1日生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地方官员隐瞒突发事件信息,应该被追究法律责任。现在的问题是,法制有了进步,但法治跟不上,所以我们还要寄希望于法治的完善,为它大声疾呼。再发生类似事件,一定不能重复这样的错误和罪行。我们期待,依法对相关官员进行处理。(展江09-6-24 20:30:57)
上愚下智
(主持人)从6月17日发现青年厨师尸体,到21日凌晨尸体最终被送往殡仪馆,在长达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吝于笔墨(只有两次),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寻求真相;一方面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有增无已,增援警力受到阻拦。特别是19日在街头已经出现“设置路障,阻碍交通”的危急关口,湖北荆楚网竟然发布了匪夷所思的新闻稿“石首市多部门联合举办公交车火灾事故处置演习”。荆楚网51条跟帖差不多一边倒质疑此时发布这条新闻,是政府王顾左右而言他。您觉得石首政府在新闻发布、案件透明方面,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祝华新 09-6-24 20:15:36)
(嘉宾)对于政府和官方大众媒体而言,必须意识到,发生于网络时代的群体性事件,官权的封锁无法完全奏效,所以,敏感的大型公共事件发生后,总是最先现身于网络。如果官方媒体没有对这些事件作跟进式报道,当民间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官方媒体的公信力的质疑,还有舆论对政府如何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巨大压力。 (胡泳 09-6-24 20:28:10)
(嘉宾)总的而言,最近几年所发生的此类事件都可以称为“社会泄愤事件”,这类事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突发性很强、民众参与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发泄心中的怨恨和不满,而且在信息传播上也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传播各种信息,而政府往往面对突发的事情不能作出让民众信服的解释,往往采取的是压制各种民意的方法,有时还制造一些假的信息来误导民众。这当然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也是发生此类事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这次石首事件,政府在信息的发布方面,有很大的缺陷,许多措施是一个应对性的,而没有主动地以向民众交代事情真相,以化解民众的不满情绪。 (于建嵘 09-6-24 20:22:55)
(网友)我国的社会群体事件最近屡见不鲜,请问嘉宾,为什么只要出现群体性事件,官员们总是先压制舆论,而不是选择向人民澄清事实的真相? (crest 09-6-24 20:18:48)
(嘉宾)正像新华社《瞭望》杂志最近的调查所表明的,大部分地方官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以为控制了手下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消息就传递不出去。后来发现网络传播了很多视频和照片,又采取断网的方式,非常愚蠢。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上愚下智。 (展江09-6-24 20:25:04)
天涯网友“微者”:嘉宾是不是觉得大陆中低层官僚烂透了? (老板有发票 09-6-24 20:26:10)
(嘉宾)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官员平时高高在上,享受特权,遇到事情就想到压制。这给社会转型期的地方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像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这样的地方官还是不多,他说过:地方官员的话老百姓经常是不听的,而媒体一说他们就信了。这说明全面开放媒体,包括对国内外媒体和网络非常有必要。等到外部世界沸沸扬扬,内部不可收拾,一切晚矣。(展江09-6-24 20:35:33)
如何消除地方官员反监督的冲动
(嘉宾)我们发现,地方官员封锁信息,抵制监督的冲动太强烈了,如何消除这种冲动,靠中央政府,靠法律,靠公共参与,靠媒体。(展江09-6-24 20:46:38)
(嘉宾)如果当地的媒体被官员控制了,外面的媒体又进不来,信息就容易被封锁,好在有了互联网,但是外地媒体的报道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它比网络信息更准确,更客观,所以我主张取消对媒体异地监督的限制,当然也更希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时报道。 (展江 09-6-24 20:53:30)
维权与维稳
(网友)多起群体性事件都折射出社会稳定的两大主题﹕维权与维稳。民众要维护权益,政府要维持稳定,请问嘉宾这两者之间该如何统一? (诚许 09-6-24 20:19:55)
(嘉宾)目前我国群体事件80%以上是有关民众的维权,这类事情民众一般是表现为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而且行为相对的克制,一般能够在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框架内行动。那么,社会泄愤事件一般表现为参与者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许多是由于对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不公正、不公平事情的一种表达。而现在执政者并不能正确区分不同事情的不同特点,把许多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混为一谈,而且用所谓的维稳来对待。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也不能很好地化解所出现的所谓泄愤之类的事情。我认为,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给予解决,而不能用所谓的维稳来进行压制。 (于建嵘 09-6-24 20:30:14)
天涯网友“红胡子郑”:请问嘉宾,怎样可以限制地方政府乱用手中权力,随意调动武警? (老板有发票 09-6-24 20:21:36)
(嘉宾)有关部门曾颁布过《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规定指出,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或者违反规定携带、使用武器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胡泳 09-6-24 20:31:12)
民众与国家武警部队的对峙
(网友)记得于建嵘教授曾在今年年初预言:2009年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年。这半年过去,这次的石首事件可谓是今年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高潮。嘉宾能谈谈这次石首事件除了信息不透明外,还有什么特点?有何借鉴意义?(大力娃 09-6-24 20:24:37)
(嘉宾)石首事件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民众与国家武警部队的对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表明,在这种社会泄愤性质的群体性事件中,怎么很好地利用警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许多问题可能恰恰是由于我们低估了民众的抗争情绪,而错误地使用了警力使问题扩大。所以,如何化解民众的对立情绪是我们处理此类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于建嵘 09-6-24 20:34:27)
(嘉宾)这次石首事件,是我考察过的大规模的群体事件中一次特殊的较大的一次,场面很大,规模很大,暴力暴烈程度更强,这是令人震惊的。应该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单光鼐 09-6-24 2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