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全经联营销总监案例接龙:
我这里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完全特殊的营销案例。其特殊点在于超低推广费用指标、超高利润指标、超短操作周期,经过对操作方的询问,同意我们以文字方式叙述本案,并隐去案名地名,对全部数据有所调整,仅系案例分析,请勿对号入座。
一、案例描述
操作时点:2009年1月初
项目简介:位于东南沿海某市内环中心区域,南邻某名河,火车站近在咫尺,属于历史文物保护区范围,东西两端为名人故居,规划要求极为严格,必须按照周边建筑特征建设4幢传统风格商务楼,限高3-4层。土地性质为商业、办公,南北两排建筑,总建面8万平米。
产品状况:南侧1.5万平米,为4幢东西向排列的独栋办公,其中三幢地上3层,无地下,单幢建面2500-4000平米不等,一幢地上四层建面5000平米,内部空间格局均为开敞式办公,外檐巴洛克风格,柱网8.5*8.5;北侧4幢8层坡顶板式公寓办公两用,套型为280-550平米平层,总建面4万平米。南北两排建筑之间为下沉式广场和地下停车。
市场状况:周边同类办公售价每平米1.8-2万元但成交近于零,乙级写字楼0.8万元、小户型精装办公0.9-1.0万元。小户型居住式精装公寓售价1.1-1.5万元,同等面积普通公寓0.9万元,本项目单方成本达1.2万元。
内部定价:两类产品内部定价2万元及1.5万元,高出同类市场价格15-35%
工程现状:全部建筑均已主体封顶(此点成为本案关键阻力);
交工标准:毛坯
销售现状:售楼处未对外开放,预售许可证未办理,客户积累零,推广费用已发生金额为零;
资本金现状:为浙江民间私募,地下钱庄成本极为高昂,平均每年度上涨1200元每平米;
管理结构:实际出资人超过10位,均进入董事会,开发操作全部合约签署和洽商均由董事会直接操作。
现金流问题:项目建设初期已将全部土地办理开发贷,周期一年半,已展期半年,到期日为三个月后。公司账面余额300万元。
二、营销总监
营销任务:销售净利率不低于10%,销售期前3个月内回款3亿,满足内部定价,推广费用不高于300万元。
这是一个看来无法达成的任务。
营销总监的答案: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方资源的合力,营销总监向总经理提出了以下建议
1.周边可类比项目从规模、品牌、产品等级均高于本案
2.常规销售方式无法完成任务
3.将原有产品进行调整,全部改建为小户型蜂窝式精装办公、小户型精装公寓
4.将销售目标调整为:保本销售,短期清货,回收现金。
此外,其他部门的建议五花八门,包括项目转让、延期至现房再行销售,甚至拆毁重建。
接手这样一个特别的项目的营销总监,当然要拿自己的产品和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算一轮帐。很痛苦,指标要求和市场现状的差距,成本高于市场售价,导致通用的销售手段全部失效。
本案核心在于营销总监经常面临的一项工作:产品定位及调整的依据和建议。
大量其他产业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出现许多此类规范性差的小型单项目公司。
营销总监在产品前期定位环节,需要为定位提供市场依据,常规老套的方式就是在当时的工作时点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提供产品建议。营销总监在定位环节所起的作用,通常被他自己定义为辅助性工作,而研发团队在这里的作用似乎是主导性的。
在此案中,营销总监从这里开始,有几个关键需要斟酌:
1.在提供定位依据时,应考虑周边竞争性的土地和项目在未来的产品供应环节的动态变化,验证定位的方式有很多,而如果仅仅以开发时点的静态指标进行衡量,在市场波动期很容易导致初期定位失败。
而后期提供产品建议时,注重了最庞大的客户群体需求的小户型公寓,但是自身土地性质为商业,带来居住成本大幅增高,与同类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周边小户型公寓产品大幅度放量,潜在供应量的持续能力非常强大。需求虽大,供给更大,为验证这一定位的问题,我们直接采用客户测试,选取其他楼盘未成交客户作为样本,取样数量超过楼盘房屋套数两倍,测试结果表明:整个项目在保本和调整小户型的情况下,销售周期将超过两年。
2.在营销陷入困境时,提出的调整产品的建议,由于缺乏相关的建筑、规划知识,其向小户型调整的建议,带来户数激增,原有建筑的竖向交通组织根本无法满足,相应的绿地、停车等指标也大大下降无法达到规划要求。这个建议不具备可行性。
3.现金状况对营销指标的压力是最直接的,单项目公司的操作,资本金来源决定项目节奏,民间私募轻易不要动,而比民间私募更可怕的是各类基金,与追求短期高额回报为唯一目的的资本去合作,与虎谋皮。但是满足资本金周期和利润要求,仍是营销总监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存在问题,但在技术环节,营销总监寻找对了方向,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营销总监的战略营销,是从土地研发开始的。通常人们去画出一张价值链图表,营销总是位于价值链末端,如果营销总监也如此定位,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答复:位于价值链末端,其价值最低。实现价值的能力也就最弱,营销总监无法改变市场,但是可以预期和适应市场。所以把视角延展到价值链上游,从产品变更入手是对的,由于缺乏了竞争性判断和对上游环节专业技能的不足,导致结论不可行。
最终,营销总监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营销技巧带来的价格空间仍无法满足利润要求。
同样,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一个问句:营销总监是否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满足利润?
三、解决方案
我的团队被邀请对此案进行诊断,以三个工作日对此案操作团队全员进行面谈,同时对区域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并对全案的相关操作记录和文案进行研究,发现本案初期定位中,营销总监使用了STP工具。为便于沟通,我们同样采用了STP工具对此案进行研判。限于篇幅,简要描述如下:
原方案的市场细分:50-500平米公寓,2000-5000平米独栋办公
原方案的目标市场:高端客户大面积公寓,外资基金、证券及外资金融机构独栋办公
原方案的定位:280-550平米平层公寓,3000平米左右东西向独栋办公
我们对独栋办公STP简要描述:
市场细分:具备高额长期稳定租约的中型独栋;稀缺的中心城区景观公寓、独栋、联排等。
目标市场:稀缺的中心城区景观公寓、独栋、联排等。
定位:河景商务别墅。市场同类产品售价3.5-5万元。
我们的调整方案部分简要描述:
在每幢东西向独栋办公现状上,对应拆除一跨的外墙体,使其变更为400-800平米为单位的独栋河景商务别墅;
在每幢南北向独栋办公现状上,对应增加一跨的内隔墙,使其变更为280-400平米为单位的联排河景商务别墅。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产品团队和市场团队同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后面四幢8层公寓的调整方案作为作业留给有兴趣的朋友思考。而后续的营销手段,虽然没有推广费用支持,但仍属于常规可操作范围,当产品极度稀缺构成绝对优势,我们发现营销任务变得异常轻松。具体细节鉴于篇幅不再赘述。
我们的结论
1.当营销总监接受到一个明确利润指标和售价指标的项目,同样的STP,从目标市场的选择开始,就应该设定为“满足利润和销售指标的产品细分是什么”“满足利润和销售指标的目标市场在哪里”“满足利润和销售指标的定位是什么”,选择目标突然收窄,结论变得简单。
2.当项目成本高于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依然存在高于项目成本的产品、市场、客户。
3.产品和市场的冲突,作为最贴近市场的营销总监,应该有敏锐的反应,并且,产品变更,一定要本着最便捷可行的方向。指向产品定位的调整,则是最后的手段,需要完整系统的论证支持。
4.当STP工具用以客户定位,可以导出更明确指向的细分客户目标,从而给低推广费用下的营销带来更明确的目的性,是所谓STP的SEE
THE
PEOPLE。此案后续的操作细节,问题在于绝对值过低的推广费用,核心在于使得推广渠道更简化,直接抵达目标客户。使用此类工具完全可以达成。具体的策略也留给大家思考。
四、尾声:
本案诊断和调整方案全套建筑及规划图纸、全部营销、推广、执行方案及支持性文件出具,整个工作周期共耗时两周。两周后,营销总监得到新的营销任务指令:
营销任务:销售净利率不低于30%,销售期前3个月内回款3亿,项目销售总额提升30%,推广费用不高于200万元。
如有对本案探讨,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