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两家亲情


 

  这件事要从头说,得先回到上世纪的70年代初。当然,虽说是上世纪,其实也就是30多年前。

  那时候,在鲁中的一个农村里,有一 Z 姓人家,因为孩子多,全家生活极为困难。同村里有家 B 姓人家,膝下只有一女,且男主人在外当工人,每月能从三十几元的工资中省下一、二十元送回家来。B 家的日子自然比 Z 家的日子好过些。

  Z 家又生下一男,添丁的日子却高兴不起来,吃饭是件很艰难的事啊。一日,B 家女主人遇见 Z 家女主人出来,自然要恭喜添丁一番。说话间,Z 家女主人不经意的说道,“你要稀罕孩子就抱去养着吧”。“真的?”

  真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这男孩刚满月就到了 B 家,B 家买奶粉、做童衣,就像亲生的孩子一样养了起来。随 B 家姓,起名“君来”。

  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君来听到村里人说他原本是 Z 家的孩子,就跟随 Z 家的孩子去了家里。本来就是当庄的邻里,其母自然大喜过望,连忙擀面条、煮鸡蛋,恨不能倾其所有让君来吃。

  军来回到B家:“娘,人家说我是 Z 家的孩子,我去了,那边婶婶给我做了好吃的。”

      B 家娘十分开通:“是呀,那边才是你的亲娘,现在日子也都好过了,你愿意回去也行,就随你吧”。

  于是,君来有了两个家,两边随便住、随便吃,好开心!春节到了,君来在 B 家过初一,在 Z 家过初二;清明节到了,君来先跟着 B 家去祭祖,Z 家错开时间等着,君来再跟着 Z 家去祭一次祖。B 家和 Z 家也时常往来,有事相互照应,庄里乡亲嘛!

  说话间,君来高中毕业,成了大小伙子,B 家举全家族之力帮着君来在城里找了工作,又给他盖了房子,好讨个媳妇啊。

  君来的进取心很强,工作很卖力,小有成绩,又恋爱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结婚时,B 家全心全意操办,Z 家全体人马来贺。只是 Z 家父母因病过世了,没能看到这一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跨世纪的时候,君来的孩子也出生了,小两口把 B 家父母接到城里,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前两年,年迈的 B 父不慎跌倒,摔伤了腿脚,手术住院三个月,君来夫妇轮着班在医院里精心照顾了三个月。出院回到家里,君来的媳妇天天晚上端来热水,给公公爹洗脚。起初,B 父不让,觉得很难为情,可是君来媳妇也不让,君来媳妇说:腿脚受了伤,用热水洗洗有利血液循环,你们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子女给父母洗脚是应该的呀!

  B 父因腿脚不便,在家躺了两年多了,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君来夫妇还在天天为他洗脚。

  不是亲情,胜似亲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