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路建华

路建华,1950年出生,山东淄博人。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1971年被招工就业大型国企,先学徒车工,后到企业的机关政治部、教育科、宣传部供职。期间,自学电大汉语言,高中教学毕业班,电大当过班主任,1981年加入共产党。1985年始连任企业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直至2008年初因年龄原因退到二线,2010年退休。
  长期在基层工作,致力企业文化建设,许多研究成果和作品在国家级媒体发表并获奖,曾被淄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宣传工作者,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部评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理论教育工作者。于1992年被破格晋为全国首批高级政工师,还曾被吸收为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中国医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著有经济评论《国企春秋新论语》、长篇小说《乌河的故事》,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

我国高端高能水处理技术平台在淄博形成


我国高端高能水处理技术平台在淄博形成

“容和科技”为百家企业  植入绿色环保“净化器”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记者姜乾相  通讯员路建华

 

  ​在我市,有一家以绿色科技著称的环保企业。该企业以其卓越的高能水处理技术,为工业企业循环水系统的除垢防垢、杀菌灭藻,为企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在山东省内外应用他们高能水处理技术的企业已近百家之多,还有多家企业正在业务对接中。它就是山东容和节能...

Read more

缘来缘去 缘情肖物


 

 
 
 
       据百度查询:
 
       “海洋玉髓”是产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一朵艳丽奇葩,具玛瑙属性,质地温润白皙、状如凝滞,其草花图案天然纯真,色彩饱和,有画家没有画过的颜色,有画家没有用过的表现手法,有画家无法完成的立体构图,有画家不能极的想象力。兼具羊脂玉及黄龙玉草花风采,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

Read more

八一节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八一”建军节那天,受淄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委派,我和淄博老促会周庆勇秘书长赴济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举办的电视文献纪录片《红色根脉》内部审片仪式。

(摄于审片仪式现场)

  山东省政府原副省长张建国,原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原厅长曲植凡,山东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第一届省老促会会长何法祥,原济南军区联勤部部长、第二届省老促会会长张振德,原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吴辉建等老领导、部分党史专家、省市机关老领导、各市地老促会领导、省老促会理事单位、联合摄制单位和电视片主创人员等,一起观看了电视...

Read more

山村故地重游 一派新景新风


 

  淄博西部,范阳河畔,淄川区岭子镇宋家庄。

  因孩提时代曾在这里生活过,就想再去看看,权当旅游了。

  7月25日,踏上行程。依稀记得庄东有一条小河,从山里出来,平时似潺潺溪涧、大雨时又山水湍急,叫范阳河。既然西去宋家,就先到范阳河看看。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河水清清,岸石有致,风景如画,记忆中的山沟豁渠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进入村东不远,记忆中有一个天然塘湾,村民们在里面洗衣,顽童在里面游泳。如今那塘湾还在吗?进入村东,没见到那个塘湾,但只见这里——

  从这里南去几步远,来到一个村内小广场,一颗参天大树带来无限...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83·札记后语


 

  札记后语之一要点梳理

  反复细读道德经,思路逐渐有所清晰,梳理要点如下:

  其一,“无”和“有”的关系,即自然和万物的关系,自然生万物,万物兴作顺其自然,万物生于自然,又复归自然。这就是自然法则,就是抱一为天下式。

  其二,根据“无”和“有”的关系,人类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类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观其妙观其缴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地蔽而新成。

  其三,老子从“无”和“有”的关系,引申出&...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82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用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作结,既照应了开篇提出的“道”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又体现了通贯全篇的“道”的法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81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通过描述小国寡民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国家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的治国愿望,同时也再次阐述了人类社会终归要符合“道”的法则,复归淳朴自然。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是说国家小人民少,一片安乐祥和,即使有军队也不用来打仗,即使人民宁愿死也不肯背井...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80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就怨和德的关系进行论述,重申报怨以德的思想,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体现在人的行为上。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前半句是老子提出的社会现象,和解大的仇怨总是还留有余怨;后半句是老子给出的答案,报怨以德,报怨以德才可以解决余怨的问题,实现安定。这是一种对余怨不计较的态度。安,本义安定、安全。在这里老子非常冷静睿智,按照“道”的法则和“德&rdquo...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79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再次通过讲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阐述了治理者要负起责任,勇于担当,特别是要担当国家的屈辱和灾祸。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是说天下柔软的事物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水是其他事物不可代替得了的。老子论道一再讲水的特性,一是水的柔弱、随性、顺势而为、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二是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

Read more

读道德经札记· 连载78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札记」 在这一章,老子通过对拉弓射箭现象的分析,阐述了“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也体现了老子的均天下思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说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扬在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扬的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就放松一些,拉得不足就把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