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何必盲目贴合“潮流”?


    2009年高考已经结束,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的命题再次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北京高考作文题“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是大家争议最为热烈的焦点。

对于这样的一个作文题,去年被清华录取的美少女作家蒋方舟认为,这是个很容易写的题目,但是却不是她喜欢的题目。首先,这是一首小女生唱的流行歌曲,对于那些有宏大叙事观的男生来讲,说自己有一双小翅膀,是件很别扭的事。其次,她认为这个作文题目太飘渺,就如同无题是一个效果,任何事都可以往上扯,这就会让那些考前背过范文的投机分子得利。此外,她还觉得,题目本身看不出内涵,命题者大概想通过流行歌曲体现贴合潮流,但是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潮流,不是内涵上的潮流。

语文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在对各省市的作文命题进行肯定以后,也不无感慨地说:当然,对今年的作文命题也有不少遗憾,我也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愚笨”。比如《踮起脚尖》的作文,我想了半天,不知该如何下笔;比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也如同坠五里云雾之中,写什么都觉得对;还有像《运动会上的兔子》、《弯道跨越》等等,也令我不知从何谈起。看来,我还真要重新学习“语文”了。

或许是因为有网络名人的否定和专家权威人士的质疑引领,北京高考作文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命题,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遭遇到了强烈的“炮轰”。但下边的声音似乎就缺少了蒋方舟和王旭明那般的“温和”与“婉转”:

我感觉这个出题的人也许是从神经病医院偷着溜出来的吧,要不脑子就进水了,你是不是要整学生还是要显示自己的无知,呜呼,我真的无话可说,------看来北京市是没有语文老师了!

真的感觉到悲哀了,北京人的考题越来越时尚、无知、哗众取宠、250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听过这首歌,就凭你一句歌词就能破题?难道高中生都是流行歌曲爱好者,你以为大家都向你一样呢?我没钱没时间去听流行歌曲,怎么做这道题?

看了这么多省的高考作文,心里真的是酸酸的。我是来自农村大学生,比较了解他们生活。突然想起温总理的话以前大学生,乡下来的学生多,现在大学校里乡下的学生少之有少。 如果高考作文题真的这样命下去,大校里的乡下学生我觉得要绝迹了。

我只能说:出题者脑子进水了,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北京看来是没有出题的了,不知从哪里找了这么一个神经病,出这么一个无聊之极的题目,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骂了。

07年高考,很关注这几年考题。感觉今年的作文出的实在不是很有水平,缺乏语文的气质,感觉有点俗套了。个人感觉本人语文水平应该算高的,要让我写我也能写,就是觉得这种题真是太......冠冕堂皇地说好像很好写,不过真的这个题目真是太有失水准了。

中国特色,农村本身教学条件就差,再出这些新颖的题目真的为难他们。其实不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毁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的教育者也在做着坑害下一代的事情!从他们的构题思路上就走向了邪恶!为什么就没有关注地球未来,关注全球环境,关注普遍价值观讨论的题材?作文不是去考学生的脑子好不好,而是考学生会不会用文字表达,说明一些事情或道理,如果考脑筋,干脆就只考数学算了,干嘛考作文?

平心而论,笔者其实并没有感觉这个题目有什么不好。作文要考察的原本就是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同时也要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而北京此次的作文命题只是以一句歌词引入而已,并无什么限制,更与音乐无关,所以没有听过歌曲的人一样是可以理解命题的内容,甚至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的。再者说了,《隐形的翅膀》即便是一首小女生唱的流行歌曲,但所表现出的内容也是积极健康的,因此笔者并不赞同王旭明先生“如同坠五里云雾之中”不知所云的说法。

然而,笔者对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命题者大概想通过流行歌曲体现贴合潮流”的说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并由此再次产生了与大家讨论流行歌曲是否应该作为高考试题的问题。

笔者认为,设若命题者单单是因为许多学生喜欢时尚、喜欢张韶涵并“想通过流行歌曲体现贴合潮流”就让学生因此作文,那么其做法的确是有些武断和轻率了。试想,当前社会中流行的东西、时尚的东西很多,学生喜欢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行为艺术人体写真网络恶搞等等,也都是学生所喜欢的,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可以搬进教学,纳入考试呢?再者说了,即便是这样的试题学生都做得很好,但它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和传统的中国文化又能起到什么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看来,是让“潮流”引领教育、还是让教育引领“潮流”,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深思的问题了。

其实,时尚的、“潮流”的东西也不是不能考,关键是一个为什么考和怎么考的问题。如果单单是因为学生感兴趣就考,那么就背离了考试的基本宗旨。因为学生的兴趣有雅有俗,各有不一,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如果随便什么都可以考的话,那么考试也就也就失去了原由的味道与本质,教育的路子也就走歪了。

中学阶段正是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而人生观、价值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强加不得的。张韶涵是时尚人物中的一个代表,有喜欢,也有人讨厌,大多数的人则无所谓,因而学生对其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如此不分喜好地统一要求做“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作文,无疑会导致众多考生的尴尬和无语。——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符合教育之本原的!

笔者以为,教育并不排斥“潮流”,但教育却是不能盲目贴合“潮流”的。否则,教育将会变成“潮流”的附庸,甚至走上让“潮流”牵着鼻子走的不归之路。

(李吉明200969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