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医药行业超常规发展的现代化制药企业集团,神威药业除了具备过硬的产品力,更离不开强大的渠道执行力、企业核心决策力、营销团队的创新力、策划力与多年积累的品牌力。2007年底,桑迪营销咨询机构正式介入神威药业的品牌营销策划之中,为其核心品种五福心脑清提供核心策略咨询服务。我们的目标是为其在2008年提升更大的销售力与品牌力,“华夏传五福,盛世显神威”!
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中国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内媒体最忙碌的月份。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曾针对河北省医药产业开设专题进行调研。2007年,河北医药行业仍有多名代表出席全国“两会”,其中不乏民营医药企业家的身影,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振江就是其中的一位。会后,《谋定市场》记者有幸采访了李振江先生,并就中国中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与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李振江代表在此次人大会议上提交了“扶持中医药产业、壮大民族工业”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说道:“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体系,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检验,由于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不断创新,使中药达到安全、稳定、有效、可控的现代标准,把中药产业做强做大。”
近年来,神威药业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中药科研项目,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目前,神威药业在现代中药产业已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国内唯一经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中药提取制剂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药提取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全国第一;中药注射液、中药软胶囊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全国第一。
神威药业综合实力已经跻身国内中药行业前列,成为现代中药的领军企业。日前,《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发布了最新出炉的“2008中国潜力企业榜”,神威药业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和强劲的成长性,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榜单的制药企业。
中药创新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谋定市场》:您对目前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怎么看?
李振江:现在,国内医药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呈现规模偏小、产业布局松散、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尤其是在中药生产这个子行业内,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屈指可数,部分中药生产企业依靠低水平的仿制药品,靠价格战在生存。极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甚至质量低下,无法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玷污了整个制药行业的信誉。医药行业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高额资金的投入,没有新产品的不断研发,企业将很难发展。比如说神威研发新产品,一次投入少则几千万元,多则过亿元,而且投入了还不一定能产出。这么大的投入和风险是一般企业承受不了的,而这也是神威发展的核心优势。
《谋定市场》:今年初,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药注册补充管理规定》,您如何看待这一规定对中药企业的影响?
李振江:这一规定的出台将对中药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医药产业有了明确的规范标准,中药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那些有实力进行新药研发、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拥有品牌和销售网络的企业将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而那些在生产和研发方面均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将被淘汰,这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谋定市场》:新规定中提到“今后不再批准简单改剂型新品种”,这个说法怎么理解?
李振江:国家控制简单的改剂型产品申报新药批文,是为了鼓励和提高中药生产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中药产品,市场销售非常好,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不肯在产品的深层研发上进行投入,而是选择了最简单的改变剂型,按照原有的政策规定,它改变剂型后,可以作为四类新药上市。这样,既规避了知识产权的约束,又拥有了自主的定价权,直接后果就是同一种药品价格大幅上升。而简单的改剂型,导致了原研单位在积极性和投入上的不足。同时,药品价格的上涨会间接转嫁到患者身上,加大了群众的负担。
科技领先是中药企业发展的关键
《谋定市场》:神威药业在中药创新方面做了那些努力?
李振江:神威药业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致力于中药现代化为己任。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如何实现对传统中药的创新。在这一点上,神威人为中药产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在4个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中药企业发展体制上的创新。1984年,神威药业紧紧抓住了千载难逢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机,实现了企业的改制,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1992年,神威药业又在河北省率先成为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1995年,神威药业彻底买断国家股,由一家小型县级中药厂蜕变为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中药企业,为我国中药企业如何成长与发展,树立一种成功的模式。
其次是中药生产技术上的创新。神威的目标是打造现代中药,所以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来要求的,这样的高起点带来的不仅是中药质量的全面提升,更是神威技术品牌的提升。在业内,神威的生产技术是公认的一流水平,神威的技术标准很多都是高于国家标准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提出,神威要以制造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中药软胶囊和中药注射液为目标。在中药行业,神威较早就攻破了中药剂型当中最难攻破、技术含量最高的中药注射液剂型的一些技术难关。
第三是在生产装备方面创新。传统的中药生产设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药的生产要求,神威药业为了进行生产设备的创新,前后累计已经投入过亿元,从国外引进了大批先进生产设备,提升了整个神威药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我们把中药传承下来的简单的作坊式提取、中药的煎煮等生产过程改造成在线的自动化生产流程控制。把祖辈们的摸索和留下来的文献数据,比如根部煎多久、茎部煎多久、叶煎多久、温度多少等数据,用现代化的科技方法锁定,这样就形成了立体的生产自动化工程,克服了中药生产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提取不完善、含量下降等疑难技术问题,最终给企业带来了技术含量稳定的、质量好的产品。把国际上药品生产的先进技术运用到中药现代化上,使神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大大提高。药品有质量保证,疗效就更显著,消费者和医生才能认可神威药业。
我们的技术创新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政策支持和认可,神威的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发改委中药制剂高新技术产业中央现代化示范基地。
第四是生产观念上的创新。一家医药企业不只有药品的生产责任,更重要的是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神威对传统的中药生产理念进行了创新,“一粒药两条命,产品质量就代表着做人的质量”一直是神威的生产理念。把这种理念和文化如何传达给员工,让所有员工把质量真正视为生命,神威制定了很多措施和制度,其中对员工的重奖重罚只是形式上的,更多的是要让员工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中药注射液和其他中药制剂不一样,由于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且药物成分复杂,即使有一点点的热源反应或其他问题,都会危及用药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神威药业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这么多年,神威的产品在社会上广泛受到消费者的赞扬,就是基于我们在生产观念上的创新。
《谋定市场》:河北是中药材大省,你们在药材来源上怎么把好质量关?
李振江:药材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中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药材采购方面,神威一直力求精益求精,不惜财力和物力。为了能更进一步保证药材的质量,神威药业还投资上千万元在全国几个大的中药材生产地建设了自己的GAP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讲究地道药材,怎么体现地道,首先是要选择适合中药材生长的产地,包括重金属含量、污染、霉变等,都经过一系列的把关。厂里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保证药材的收购质量,也让老百姓了解药材不能用农药,不能受污染,要在源头抓质量。
在把住了原料关后,神威药业还对药物的生产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制药企业仅仅通过GMP质量检测验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国际接轨。我们通过了英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澳大利亚的GMP认证。我认为,质量是一个广义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狭义的过程,要通过相关认证与国际接轨。从种植到收购,从收购到生产,从生产到储存,从储存到销售,整个过程需要全面的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谋定市场》:神威药业当初是在什么背景下摒弃“丸、散、膏、丹”这类传统剂型走上现代化中药之路呢?
李振江:中药行业一直有这样一句话:“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丸、散、膏、丹作为中药剂型,几千年来确实效果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医药也要走向现代化,像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如果能变为滴丸、胶囊、注射液,起效就更快,疗效就会更好而且也更安全。比如安宫牛黄丸,是对重症、热症、昏迷病人抢救时用的,但如果还是传统的大蜜丸,那些急症患者服用就非常不方便,但现在做成了注射液,那就很方便了,病人即使在昏迷当中也能够通过注射等手段进行救治。如果是传统的大蜜丸,他能吞咽吗?
大蜜丸、汤剂等是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但如何继承发扬,是我们的现代中药人的责任,为什么我们不能与国际接轨呢?国际上有好多优秀的剂型,为什么中药不能借鉴为己所用呢?
《谋定市场》:对中药国际化,您是怎么看的?
李振江:中药的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基础方面,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里都添加有关中医药的内容,从娃娃抓起,让全民族都了解中医药的一些知识,良好的社会基础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前提;二是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院校的投入;三是不应该用西医的理论、标准、方法和思维方式来管理中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是要思考如何与国际医药产业接轨,应该是把中国一些优秀的中药验方,通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广进入西方社会,让外国人了解中药的神奇威力。
《谋定市场》: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您怎么看?
李振江:作为制药企业,需要承担比其他行业的企业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因为这是一个治病救人、审慎而行的产业。制药业本身就是行善积德的事业。
第一、既要做质量好的药给社会,还要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法纳税,更重要的是要在环保方面做好。我们在环保治理方面一直在加大投入,今年我们会再投入几千万元,增强污水治理的力度。我一直认为,节能减排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现代科技不是让药品卖得更贵,而是要给老百姓更大的实惠。
第二、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企业发展了,要不忘回报社会,对捐资助教、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企业应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当然,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企业做大了,更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消费者。我们通过尽社会责任,才能感到无愧于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