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高考零分作文”多为山寨文


       网上“高考零分作文”多为山寨文 

专家认为网友恶搞零分作文折射公众对高考命题的审视

□本报记者 冉阳

2009全国高考0分作文大集合!”近两周来,这个收录了所谓全国多个省市“高考0分作文”的帖子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传阅率非常之高,几乎是一夜蹿红。该帖列举了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安徽、四川等多个省市的所谓“高考0分作文”。细看这些作文,记者发现,所谓“高考0分作文”有的思想消极、趣味低级,有的言词过激、脏话连篇,还有的语带讥讽、嘻笑怒骂,完全不按章法和要求写作,也有“够800字了,不写了。祝阅卷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之类的搞笑语句,显然有网友恶搞之疑。经多方调查,网络上的高考零分作文多位“山寨文”,并非真正出自高考。那么既然为网友恶搞,却又迅速蹿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阅卷尚未开始   高考零分作文却现身

在网上热传的“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中,很多作文都真假难辨,甚至有的作文很明显地露出了“马脚”。

以所谓的“2009年江苏省高考0分作文——《品味时尚》”为例,这篇作文在网上被多次转载,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和争论。然而记者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了解到,江苏省的评卷工作在6月12日才全面展开,而所谓的这篇零分作文却是在语文高考结束后不久便出现在网络上。

另外再以所谓的“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弯道超车》”为例,这篇作文是从6月8日起开始流传于网络,而当时高考并没完全结束,相关的阅卷工作也根本没有展开。

   另外,近日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一篇被冠名为“2009广东高考零分作文”的文章《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明确表示,目前广东省评卷工作中发现的零分作文,全部是一字未写,再则他们在评卷时也未发现有网上流传的这篇作文。

由此看来,网上盛传的2009年高考零分作文可信度并不高,开始有网友怀疑,这是有人高考后借此发泄对考题的不满,故意恶搞,并非是考生的真正作文。

记者在网络上浏览看到,恶搞高考作文命题的现象很普遍,甚至有些地方连作家也参与其中。湖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踮起脚尖”便引起众多争论,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也出来“玩”了一把高考作文,把“踮起脚尖”歪解成“偷窥”、“做贼”、“跳楼”等释义。

除了写“恶搞作文”,网友还弄作文命题“恶搞评论”,网络上出现一篇名为“09年高考作文点评搞笑版”的文章,全国各地的作文命题都被恶搞一番。比如山东省卷命题“见证”,网友则恶搞为,“今天魔兽世界停服了……从开始到现在,我见证了它的发展。五百万玩家在同一时刻掉泪了”;湖北省卷“站在-门口”,网友恶搞为,“站在领导门口,兜里揣包黄鹤楼,领导说有事不用愁,送礼就送黄鹤楼”。

                     网友承认恶搞   自称想娱乐一下网民

    安徽版零分作文《弯道超车》可以说是在网络上流传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史上最牛高考作文”、“合肥一学生高考牛文”、“安徽首现零分作文”,一系列的标签让这篇恶搞型作文成为网友们迅速追逐的焦点。记者看到,这篇作文通篇浸透着“娱乐风范”。作文开头写道:“我记得交规书上说过,弯道是禁止超车的,应该左右察看,减速通过,否则很容易出事故。不知道命题老师会不会开车,不过他既然说弯道可以超车,那一定有他的道理,作为考生,我不敢也不能有任何疑问,因为疑问很可能导致我考不上大学,尽管读完大学跟考不上的结局基本一样——成为一名不怎么光彩的待业青年。”作文中还提到了杭州飙车案、燃助车四处穿行等新闻事件。结尾处,作者写道:够800字了,不写了。祝阅卷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带有浓厚恶搞色彩的文字风格颇受网友争议。

经过多方努力,有媒体联系到了《弯道超车》这篇“作文”的原创者,现供职于合肥某媒体的小张,并曝光了他写作《弯道超车》一文的前前后后。7日下午,小张上网时看到了今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题。“安徽省的题目叫‘弯道超越’,刚看到时觉得怪怪的。”小张说,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中部几个省份包括安徽省都提出了“弯道超越”的口号,刚看到题目,觉得政策性太强,有些大而无当。“所以就产生了恶搞一把的念头。”于是他就模仿高中生的口吻和文笔,信手涂鸦写了这篇作文。小张笑着说,当时也没构思,就是想对高考作文进行一下“另类解构”,娱乐一下网民,顺带讽刺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比如秸秆焚烧、燃助车四处穿行、大学生沉迷网络、杭州飙车案等等。

  令小张没料到的是,这篇他闲来无事写着好玩的作文,经过重重转载之后,竟演变成“合肥一学生高考牛文”,并在天涯等知名论坛引发上万名网友的热烈讨论。

                         万名网友热议   分两派争论作文标准

   在众网友对于高考零分作文的争议中,基本上分为了两个派别。高考过后,有某网站推出了《在高考作文里,读不懂中国》的专题中,《弯道超车》这篇所谓的高考零分作文得到了编辑推荐。网友们对这几篇作文的回复高达两万多条。

网友“凹巴马”说:“好文写实,不得不顶!一个中文系的落魄生由衷敬佩楼主思维!”网友“爱琴海”说:“关注面宽,思维活跃,引人发笑的同时,讽刺了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满分!”网友“真爱无言”则表示,“虽然思想不太单纯,言词有些激烈,但写明白了,看明白了,而且吸引人看,就比那些高考八股文强多了。”

   与“支持派”网友相比,也有不少网友对这样的另类作文提出了批判。网友“jackson”说,“构思松散,主题不明,我要阅卷顶多给30分。”网友“美丽心情”表示“思想不太健康,缺乏向上的积极意义,学生更应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还有一位自称高三语文老师的网友表示,“文笔不错,能反映社会现状,但缺乏主题思想,格调不高,不能称为好文章。”

  综观网友评论,支持派网友均认为作文贵在真实,如果同时能折射社会现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就是好作文,这一点从网友们大力支持“我手写我心”的评论就可以看得出来;批评派的网友则认为,立意与格调这些因素更重要。

                         业内人士点拨   公众重新审视作文命题

    对于网友在网络上对于高考零分作文的恶搞现象,一位教育业内人士坦言,这些“恶搞作文”之所以会受到考生和网友的热捧,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对高考作文模式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考作文从教学到命题到评判标准都走到了一个“拐点”。

   青年作家陈家桥说,这些恶搞文章之所以引发人们热烈讨论,根源在于这些作文切中了公众的一个心理:对于高考31年来,从作文命题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应试教育本身那种一成不变的僵化风格的厌倦。陈家桥说,这种“厌倦”首先体现在命题的不够严谨,不够贴近现实,比如今年湖南的“踮起脚尖”、北京的“隐形的翅膀”,都不够贴近现实,模棱两可,易把学生引入一种大而无当、形而上的想象中。他认为,高考命题和作文教学应该更具体,同时兼顾中国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社会、关注公共生活。此外,陈家桥认为,好作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创造性,“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而不是引导大家都写那种道德宣誓型的文章。”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王白云认为,高考作文出现0分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只是在考生行文中表露出错误的思想政治倾向、错误的民族心理和不良的个人生活追求时才可能打0分。网友恶搞“0分作文”其实是把自己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嫁接到高考这个热点上。她认为,网友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对高考作文的想法体现了群众智慧,是件好事,但有关部门也应该关注舆情,从善如流的同时注意把握方向。

“恶搞高考作文的做法有些极端,但也从侧面折射出,我们的高考的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文学艺术院常务副院长许辉说,现在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化,因此高考作文在技术上应进一步改进,破除旧有的僵化的模式,鼓励多元化与个性化。

 

延伸阅读

                   三个猜想:“高考零分作文”如何出笼

  网络上频频出现的“高考零分作文”到底来自何处?

  版本1:考生高考后借此发泄对考题的不满。有人认为,这完全有可能,考生经历了严肃的高考后,借此发泄情绪。

  版本2:确实是考生的高考作文。有人分析认为,这种可能也不可排除,部分考生在上交答卷后,把作文重写一遍发到网络上。

  版本3:网友故意恶搞。恶搞高考作文命题的现象很普遍。据新华网报道,被冠名为“2009合肥高考零分作文”的文章《弯道超车》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后来被证实是供职于合肥某媒体的小张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