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做法,用于评价项目的技术、财务、组织、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一套完整可靠的资料数据;
(2)一套科学的方法;
(3)能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专门人才;
(4)一套先进的工具;
(5)一定数量的资金。
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机会研究。实际上也就是项目设想或项目构思。在项目识别阶段一般要进行机会研究。机会研究比较粗略,对投资额的估算精确度达到投资额的上、下30%左右就行。
(2)初步可行性研究,又叫预可行性研究。主要目的是:判断项目的前景到底如何,是否可以在下一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中做出投资决定;确定有无必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中间工厂试验、计算机模拟等功能研究或辅助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额的估算精确度要达到投资额上、下20%左右。
(3)可行性研究,又叫最终可行性研究,或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关键环节。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各方案是否可行,并选择最佳方案。
在这一阶段常常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首先对项目各种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估算。然后,计算某些财务指标,例如,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效益成本比率、内部收益率等。最后,比较各方案的上述财务指标。这种比较就能确定各项目方案的相对优劣。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精度一般要达到投资额上、下10%左右。
(4)最后决策和评价报告(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