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位踏空者嘴唇的竞猜


    透露一个秘密段子:
    导爹和潘石屹清晨去山中打猎,一人一把猎刀、一只猎枪、两盒子弹,分开寻猎。
午后,俩人在山腰碰面,导爹子弹用光一无所获,小潘亮出五盒子弹。导爹郁闷,只好跟着小潘走下去。
    天快黑了,小潘口袋里剩下十盒子弹,居然还是一枪未放,导爹实在忍不住,冲进树林捉了一只野兔拎在手里,让小潘放枪。
    潘石屹摇头怕打不准。
    导爹走到离小潘三米的一棵树,把兔子绑树上,小潘摇摇头。
    导爹掏出记号笔在兔子心脏部位画了一个圆圈,小潘再摇头。
    导爹把小潘拉到树前,把他的枪口紧贴圆心,小潘不摇头了,开始瞄准,瞄了半个钟头。
    导爹忍无可忍,拔出猎刀。
    请回答两道选择题:
    一、导爹拔刀干什么?
    A把兔子宰了;B把潘石屹捅了。
    二、潘石屹为什么不开枪打野兔?
    A他怕打不准;B他要留着子弹和任志强换兔肉罐头。

如果你都选B,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知道潘石屹为什么踏空、为什么不会套牢、为什么咬破嘴唇。
    另一位踏空者嘴唇就没这么吹弹得破,每次波动,他都有明确结论,结论特别能满足听众欲望,导爹不敢说的他全给你讲个清清白白,有时间有幅度
有区域:到何种程度呢?房价涨一个月,不屑;涨两个月,数据有毛病;涨了三个月,假成交;涨到第四个月,深圳某要员被捉,深圳房价要跌20%;涨到第五个月开始谈地价,将诱发经济崩溃。
    今天也是突发奇想,翻了翻大概拢了一下,按照这位每次的判断,我算了算,房价早就跌进零以下了,我很迷茫,我也觉得博客看客
乃至编辑都不大愿意讨论零以下的房价,这问题太高深,恐怕是属于量子力学范畴,只有交给薛定谔费米这类超常者去琢磨了。
    最近的一篇,说“了解中化方兴的人都知道...拿地是为了资本市场,上市IPO”,“只要放开房地产企业的IPO...中国经济
的大崩溃极有可能发生在地王的欢呼声中”
    读到这儿,潘石屹快咬破的嘴唇,让我觉得是那么纯真可爱。
    列位八成玩过港股吧?我没动过方兴地产,我做时候没它,起码听说过中化化肥这个红筹、至少还摸过600500,相信和我一样摸过
500的人不在少数。搞不懂中化方兴用广渠路IPO进哪儿去,希望这位大侠以其对中化的“了解”给咱解开这个谜团。
    第二个搞不懂是拿贷款买地王IPO套股民,IPO有自己严格的规范程序,国企IPO在这方面不会象太平洋一样把所有人玩进去,不值。
另外,从N年前,沪深两市对地产公司IPO轻易不批,这已经是一个圈里人尽皆知的秘密,建业和潘石屹是最近的两单,规规矩矩到香港接受审查。当年老孙急着在港IPO,一经审察数千条问题,一一搞定吧。所以,贷款买地IPO?国内没你玩的,香港任志刚在管着呢,你以为是城+管+执+法那么好玩?
    而国内市场,地产公司上市,买壳、注资、重组、增发等等有的是路径,任志强玩的那种。但唯独没有这条IPO,IPO的意思是首发公
募,就是在国内认购中签率万里无一的那种东东。
    至于已经上市的地产公司,注入资产的办法则有的是,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招商,增发然后一口气把母公司八九个项目全部收购纳入上
市公司范畴,毕竟是在公允价值都过得去的项目。不是所谓不值钱的地王,地王怎么玩?看看振业,两个亿的公允价值损失,该计提就得提,跑不了的。当然,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倒出现金倒进垃圾资产不是没有,过去的ST大都是这么玩出来的,国企今天很少有人敢玩那种腾笼换鸟的玩意了,我大前年就参与谈过买光明的壳,那哥们把上市公司资金用这位先生的办法倒腾成光明集团的垃圾,然后开价八亿卖壳,大伙一看报表,怕怕,闪了。这种倒腾最后自己把自己玩进去拉倒。
    最后,在央企中,中化在资本市场上面绝对算是小来来,记得前好几年有一回闲来无聊想把军工四大体系在沪深的重组资源搞明白,
一个个去找,找到28个的时候,整个股票盘子一半还没翻到,我气馁了。所以关于这位踏空者中化方兴贷款拿地IPO的竞猜题,太过高深,我估计薛定谔也没戏,这肯定比老薛的猫更难解。
    我越写越觉得潘石屹可爱了,这个去年捏着大把钞票的老兄,很快乐啊,资产跳水、流动性匮乏,一百几十亿买地?他觉得形态
很L,一点都不V,着急买地干什么!但是事实不是预期,所以规规矩矩闭嘴、举牌、把嘴唇咬破。他很诚实,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要纠正,你一个上市公司,在资产价格上升途中留着大笔现金不去创造盈利,投资者只有一个选择,把钱拿回来,放进银行。他至少不敢肉烂嘴不烂的告诉投资者:“后面房价跌五成!”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