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思念和期盼 師生的情義和祝願


兩岸的思念和期盼 師生的情義和祝願

時間:2009-07-27 來源:台灣網

  思念在季節的路口徜徉,期盼在歲月的消逝中增長。台灣多少年來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聲,當2008年12月15日兩岸“大三通”的重要時刻,海峽兩岸的人民沸騰了,愛國人士的激情詩情再也無法按捺了——台灣音樂大師李鵬遠(鄧麗君的恩師)和大陸著名詞作家鄭玉璽聯袂創作了的歌頌兩岸“三通”的歌曲《等了多少年》。


  60年隔海相望不相通,終成記憶;兩岸“一日生活圈”成為現實。李鵬遠這位台灣樂壇奇人、異人他退隱25年之後重出江湖,用他不同凡響的智慧和學識,希望為傳統流行音樂再造奇葩!讓更多的人分享傳統流行音樂的魅力!

 
  李鵬遠還先後為大導演李瀚祥、瓊瑤、丁善喜、李冠章以及香港邵氏公司等的電影作曲幾十部。
 

  他還相繼為東方、海山、四海、環球、麗歌、臺聲、鈴鈴等唱片公司作曲。
 

  他先後還是數家歌廳的節目主任,包括七重天歌廳、夜巴黎歌廳、台北歌廳、麗歌歌廳、麗聲歌廳、東方飯店餐廳等。
 

  他曾是正聲公司舉辦的27屆歌唱比賽的主審,是殘障協會舉辦的10屆歌唱比賽的主審,是台灣電視臺舉辦的4屆歌唱比賽的主審。做其他大大小小的歌王、歌后比賽的主審則不計其數。
 

  李鵬遠25歲就紅遍台灣以及東南亞,日本等地。被稱為具有10項全能音樂才華。還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授予“榮譽博士”稱號。他在戲曲、民謠、歌劇、藝術歌曲、流行音樂等方面樣樣精通。這在華人樂壇是極少見的。他當時還擁有電影、電視、電臺、唱片、歌廳等平臺,經他點撥的學生幾乎都能成名,所以名震四方,前來學唱歌的學生趨之若鶩。
 

  1955-1985三十年中,培養成名的學生有:鄧麗君、陳芬蘭、鳳飛飛、歐陽菲菲、張琪、謝蕾、青山、楊燕、林松義、陳瓊美、李雅芳、楊燕妮、湯蘭花、崔苔箐、金晶、白嘉莉、張小燕、包娜娜等。其中他引以為自豪的是在日本發展的鄧麗君、陳芬蘭、歐陽菲菲、肖麗珠,這四人曾幾度打敗了日本音樂、她們被公認為“國際巨星”。後三人還活躍在日本舞臺。
 

  李鵬遠還培養了著名的歌詞作家:康白、韋仲公、莊奴,孫儀、鄭玉璽、萬琴。
 

  目前他在音樂上的造詣已達登峰造極的地步!大師眼中已無巨星!他認為無懈可擊的演唱水準加上完美的演繹才能唱出經典作品!
 

  名師出高徒。鄭玉璽是著名詞作家(鄧麗君的老師音樂大師李鵬遠的關門弟子)、戰略家,國際堪輿名人、社會活動家、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沈鵬藝術館顧問、全球最佳範例雜誌執行總編、清華大學國學商道企業家項目教授、再造鄧麗君——打造華語音樂經典歌手選拔活動及培訓項目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世界佛陀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委員兼執行秘書長、北京企業管理研究所、中管院區域規劃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國家核心音樂期刊《廣播歌選》顧問、《成功潛能開發核心教程》主編主講、中國經濟商務網董事長、中國城市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策劃師、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東方養生保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他多年堅持歌詞創作,可謂厚積薄發創作的祖國母親呼喚海外遊子的歌《和諧的呼喚》于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全國熱播得到熱烈好評。由中辦西苑出版社出版他的歌詞評論集《和諧的呼喚-詞作家鄭玉璽歌詞賞析》不到一個月就再印了兩次,並於5月24號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眾多媒體對他的主旋律歌曲紛紛給與報道。他的第二本歌詞評論集《鄭玉璽:大愛的交響》、由書法大師沈鵬題寫書名的《鄭玉璽歌詞100首》也即將出版。他一齣手就成為一道風景,他的奧運歌曲《祝福你北京奧運》(歌唱家祖海演唱)被評為最有觀眾緣的奧運歌曲之一,《和諧的呼喚》(歌唱家于麗娜演唱)、《我們的祖國》(歌唱家胡雁演唱)、《思念像首歌》(台灣著名歌唱家戴碧涵演唱)、《媽媽我又回來了》(歌唱家陳慶鈴演唱)、《和諧韻竹》、兒童歌曲《孝心》、《我的奧運夢想》、《慈善之歌》、新黃梅戲歌《愛情沒有文憑》、《愛情口令》很受歡迎,廣為傳唱。由他創作的歌曲《愛心》已由音樂大師李鵬遠譜曲,萬秦演唱,閃亮登場。
 

  最近鄭老師又創作了《三農之歌》、歌頌兩岸三通的《等了多少年》(由著名音樂大師李鵬遠(鄧麗君的老師)譜曲,已由國臺辦下文拍攝MTV)、頌揚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觀》以及《書法》、《中醫》、《信心中國》,他為電影《中國結》、《飛羽》,電視劇《新觀世音傳奇》、《春暖花開》、《岳飛》、《天道酬勤》、《西柏坡》、《帥孟奇》創作歌曲等。
 

  更可喜的是《等了多少年》歌曲現已獲得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的首肯,將由台灣網 中國經濟商務網和華易神州(北京)文化傳媒聯合相關單位拍攝MTV;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視家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副秘書長,從事舞臺劇導演10年、電視紀錄片導演20年的王一夫先生擔綱;由曾經榮獲中宣部和國務院新聞辦頒發的金橋獎、廣播電視製作獎等的殊榮的蔣衛崗擔任製片。這一強大陣容,將於祖國60華誕時開機拍攝製作,採用民族特點的通俗唱法;畫面移植唐詩中思鄉的意境,總體有中國特色的水墨山水畫的感覺。對整個MTV賦予其濃濃的思念之情和渴盼和為一家的心情,旨在為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盡一份綿薄之力。
 

  “等了多少年 盼了多少年/你也盼 我也盼 大家都在盼”,“多少年的夢呀今天來實現”。簡潔的詞句道出了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難怪有人在國家核心音樂期刊《廣播歌選》上看到這首歌時說,這是一首難得的由大陸作家寫出的對應台灣詩人余光中《鄉愁》的又一力作,我們相信這首由兩岸師生共創的優美歌曲必將引起共鳴,流傳開來;必將拔動兩岸人民思念和期盼的心弦,願好夢成真,願對促進兩岸和諧共融產生深遠的影響。(衛如珍)

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