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某种价值。失去了创造价值的目的,工作本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在一般情况下,确定一个具体的价值内容和数量后,都难以通过一次、或一种的工作就直接实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工作都必须以其他工作的成果作为基础,并为其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价值的形成是一个工作接着一个工作的努力过程,是一个传递工作成果的过程。
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按照形成价值的某种特定规律,将一个一个的工作成果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价值“链条”,就是价值链。
确立价值链的阶段,是开展工作四阶段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明确价值链的具体内容。
在实际实践中,当设置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时,将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需要知道:工作被完成时,其价值将通过什么现象表现出来;
必须具体明确:目前的状态与那个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
详细定义: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够完成“变化”,达成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种价值,在完成“变化”的每一步中,将进入什么状态,产生什么现象;
通过什么样的“加工”手段能够实现上述的变化;
允许动员和消耗什么资源……等等
弄清楚这些是进一步探讨工作方法有效性,以及利益分配合理性的基础。
清晰的价值链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管理自身的价值必须从被其管理的工作成果中才能够得到体现,也就是用“为其他工作的贡献增量提供的服务”作为评价管理工作价值的标准。为此,管理者就必须明确要为什么工作对象提供什么具体的服务?所以,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明确所要管理的对象的性质——那个被管理的工作是为了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为顺利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不论是实现具体的分工,还是制定不同的工资制度,以及培训各种岗位上的员工,其最终的目的都必须是“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使具体的工作更能够顺利地创造出财富,使创造财富的效率更高,使所创造的财富数量更多,质量更佳。
因此,清晰的价值链在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式是:提供了评价各种工作成果的基础和参照——这是所有工作者需要始终关注的内容。
明确“设计价值链的效果的评价标准”,是保证设计价值链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就意味着这项工作缺乏可以量度的目标,也就意味着这项工作的责任人可以随意地“工作”——使这项工作丧失了进步的前提和可能,使相关的员工不知道需要向什么方向努力。
价值链:摆脱记忆代替思考的尴尬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