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薪酬管理的十大困惑
1、如何确定各岗位的薪资水平?
2、如何确定同一岗位不同人员的薪资水平?
3、如何平衡同一岗位新员工与老员工收入上的差距?
4、如何应对员工的加薪要求?
5、在分配上如何向业绩好的员工倾斜呢?
6、效益没有增加时如何解决工资钢性的问题?
7、有些人己经是高薪了,为什么还不满意?
8、如何避免员工因薪资问题而离职?
9、如何通过薪酬激励留住优秀人才?
二、薪酬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影响
1、依据职务高低定薪,只要行政级别相同,薪资水平相同,不能体现岗位的相对价值
2、定薪时考虑了岗位的价值,但没有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凭经验与感觉判断岗位等级
3、不做外部薪酬调查,根据企业历史数据或经验确定薪资水平,与外部市场脱节
4、各岗位没有明确的薪资范围,根据谈判而定
5、薪酬没有与业绩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6、划分了绩效工资(或浮动工资),名义上与业绩挂钩,但实际上结合不紧密
7、划分了绩效工资,但绩效工资只做减法,变相惩罚员工
8、薪酬没有拉开差距,带有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色彩
9、没有调薪机制,等着员工提出来时才调薪
10、考虑了一些普惠性福利,但没有考虑激励性福利
三、薪酬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原则
1、从价值链思考——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分配的激励性会激发员工创造更大价值
2、基于岗位、能力、绩效三维为一体的职能工资体系设计
3、岗位等级的确定(各种岗位价值评价方法介绍与对比:排列法、分类法、要素比较、要素计点)
4、能力等级的确定(助理级、初级、中级、高级……)
5、绩效对工资的影响(薪酬管理如何推动团队建设)
四、薪酬结构及方案设计
1、中高层管理者的年薪制
2、职能人员、辅助人员、技术人员等职能工资工资制(岗位评估实操、薪点表设计技巧)
3、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制(计件到个人和团队两种模式)
4、销售人员薪酬模式(高底薪+低提成;低底薪+高提成;中底薪+中提成;底薪+无提成;底薪+销售目标达成奖五种模式)
5、开发人员薪酬模式(职能工资制+开发奖;职能工资制+开发成果奖两种模式)
6、以项目为单位的模酬模式(固定工资+项目工资;固定工资+项目奖;职能工资+项目奖)
五、福利设计
1、法定福利(社保、法定假期)
2、企业统一福利(企业年金、生日福利、交通补助、餐补、防温降暑补助、烤火补助等)
3、激励性福利(体检、购房资助、购车资助、商业保险等)
六、定薪调薪机制
1、薪酬定位(不同的人员可以分别采用市场领先水平、跟随水平、平均水平、一般水平、末流水平五种定位)
2、试用期员工定薪(应届毕业生和社招人员定薪方式)
3、转正定薪
4、年度调薪
5、易岗易薪
6、特别调薪
七、其他
1、需不需要设年功津贴(工龄工资)?
2、新旧工资体系切换时,会出现工资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如何解决?
3、工资保密难度很大,怎么办?
4、有些人员的工资超出薪点表的范围,怎么办?
5、公司在各地设有不同的办事处,如何平衡地理位置的差异?
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内容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