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5唐师曾:孙悟空 的原型 是谁?


    老鸭驻足的地方,是印度德里的甘地墓。英国自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以来,一直给世界定规则。甘地早年留学英国,后在南非谋生,以“非暴力不合作”挑战大英帝国秩序,获得国家独立,最终赢得英国人尊敬。他是现代社会中,靠亚洲本土文化,挑战工业文明的孤本。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刺时,面对凶手枪口,喊了一声:“罗摩!”罗摩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一个化身,是令人尊敬的国王,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罗摩是季先生翻译的《罗摩衍那》的主角。罗摩是一个王子被坏人算计,丢了江山、王后。后在猴王哈努曼的帮助下复仇。《罗摩衍那》梵文रामायणRāmāyaṇ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

    这是印度达姆萨拉比邻喇嘛寺院的一座哈努曼庙。
  季羡林翻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原文梵文,以神猴“哈奴曼”为主角,成书时间大约公元前300 年。内容说,罗摩王子被坏人陷害,丢失自己的王国和心爱的王后悉多。神猴“哈奴曼”见义勇为,帮助罗摩王子从魔王罗波那手中,救出王妃悉多,烧毁魔王的楞伽城,飞到喜马拉雅山取回药草,救治罗摩的伤,搬来神猴救兵……等等。诗人满怀热情称颂神猴的法力,讴歌神猴的慈悲,盛赞神猴的义勇。 

     胡适说孙悟空:“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胡适认为《西游记》的美猴王孙悟空原型,取自哈奴曼。随著佛教的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Battle of Lanka)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

      台湾称:“20世紀70年代大陸梵文學者季羨林、黃寶生翻譯《羅摩衍那》,為全世界迄今除英譯本之外,僅有的外文全譯本。”老鸭摄

    达姆萨拉比邻达赖小布达拉宫 的哈努曼神庙,信徒在做法事。老鸭摄

    中央邦的哈努曼庙。哈奴曼(Hanuman),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风神和母猴所生之子。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之妻悉多(Sita),与罗刹恶魔罗波那(Ravana)大战。 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变幻形象和大多次救助罗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季先生晚年特别欣赏哈努曼救罗摩,2008年10月25日,在一张纸上写了金猴如何如何,将这张纸送给老鸭。   老鸭摄

    印度猴子很多,一旦路边停车,许多猴子就会蜂拥而至。老鸭摄

比哈尔邦的哈努曼庙。老鸭摄

     传说风神风流,一天看到一只母猴撅着屁股,十分性感,就上去苟合。日后。母猴产下一只小猴私生子,取名哈努曼。

    哈努曼一出生就有法力,看到天上的太阳,以为是桃子,跳起来要吃。天神因陀罗见状,以为是妖魔要吞太阳,忙用金刚杵把小猴打翻在地。小猴哈努曼被打到地上,被打成雷公嘴,高高撅起,十分可怜。风神见状十分愤怒,从此不见人,躲进山洞里,大地没有风。于是印度没有风,天地干旱,动物饿殍,众神恐惧。大家一起求风神:我们怎么得罪您了?请您出来给点风吧!我们不敢再冒犯您了!

    风神出来说,那个小猴子哈努曼是我的私生子。你们都欺负他。因此大地无风。从今以后,你们知道他是我的私生子。谁也不能欺负他。大地重新有风,印度从旱季进入雨季。

卡吉拉侯卖神像的耆那教徒。 老鸭摄

恒河(Gangge)圣河(Ganga)瓦拉纳西的哈努曼庙。老鸭摄

北方邦的哈努曼庙。老鸭摄

老鸭在卡吉拉侯买的 哈努曼 护身符,银质,手工打造。老鸭摄

 

点击下方目录,亲临新闻现场: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看图,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看随说……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视频《火炬手唐老鸭语像奥运》http://video.sina.com.cn/tanglaoya/index.shtml/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