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这句话在心头盘桓好久,极想和同行“切磋”。
记得好不容易有闲暇,就坐下来泡一壶茶,读《红楼梦》。这是每年要做的“功课”,兴趣使然。每一年重读那么一两遍,细细读,经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样读同一本书,总有更多的感谓和体会,书中的人物,就在心中渐渐清晰、立体、丰满起来。在博客上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告诉自己:明天,别忘了再跟学生好好说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特别是那几个透着机灵却老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第二天,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道理,旁征博引,讲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杜甫时。一位孩子调皮地站起来问:“老师,你每次读书都读几遍?有没有读了一万卷书了?”孩子的话虽然透着一股稚气,却也成功地让我红了脸。多少次,给自己制订“读书计划”,却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或借口太忙,半路搁浅。多少次告诉自己,今天什么也不忙了,就把明天要上的课文读个透,但……
是的,语文教师应该“读书百遍”!
理由一:虽然我们不是文学家,但是我们要积极向“文学家”靠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怎么向孩子传授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热爱文学,会以怎样的态度去教语文?又怎么让我们幼小的孩子热爱语文?
那么,就开始读书吧,读好书,好好读,读出味道来,读成“文学青年、中年、老年”,相信你在书中得到的感悟,会春风化雨,渐渐润入你学生的心田。
理由二:当你真心想上好一堂语文课,请你先别考虑该用什么软件做课件,该用哪种形式让学生活动,你先认认真真、平心静气去读一读教材,要一遍又一遍地,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地去“研读”。只有你真正“吃透”了文本,你才能上出有内涵的回归语文本质的好课来。
语文姓“语”,所以,读好文本,是第一步。笔者自己真实的感受就是,从真正“研读”文本开始,虽然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称不上“高杆”,却有一方“晴空”出现在眼前,找到了方向的感觉,让你活力充沛,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
还有一个理由,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反复读好书,流逝的是时光,升华的是气质,多划算!
语文教师们,为了你自己的成长,更为了你的学生,让我们来“读书百遍”吧!
教师也要“读书百遍”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