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货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货币与经济增长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通货膨胀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围绕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依据其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的基本理论认为,在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产出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货币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提高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因此他们主张促退论;另外一部分以合理预期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坚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供给对经济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货币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何关系呢?

我们先设银行新增发的货币为货币A,且货币量为货币A=a,为购买现有商品实际发行的货币为货币B,货币量为货币B=b

那么,在银行新增货币后,只有一少部分人从银行得到货币A,在货币A未进行交易流入市场前,货币的购买力也没有变,即购买所有商品需要货币b,而当货币A流入市场后,商品总量未变,货币量由b→a+b,那么现在要购买所有商品需要a+b的货币,这样一来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虽然货币A的持有者可能会用所有的货币进行扩大在生产,但是大家都知道,任何资本在投入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实现盈利,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将会是持有货币的大多数人利益受损,持有货币A的少数人受益。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是否能得到促进,还是个未知数,何况这还是一种理想模式。毕竟货币A是否能全投入扩大再生产,投入后是否能实现盈利,所投入的项目是否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等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若是长期实行通胀政策,不但无益经济的增长,甚至会造成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打击生产和投资,阻碍经济的增长。

       因此,货币的发行必须以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为基础,无论是在金属铸币流通条件下还是纸币流通条件下,都要按货币流通规律办事,否则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将只会有害无益。

(大家若有不同见解,请多多指教,若我哪说的不对,请多多包涵并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