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自我,还是忠于现实
智商决定你的能不能任职,情商决定你能不能升职。
这是最近从许顺康老师那里听到的一句“世俗”但却“现实”的一句话。在职场上“拼”了多年,想想还是不无道理的。关于智商和情商的问题,最近竟然成了我的主要论题,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家竟然指出,我认为你的智商比你的情商高,如果你能克服你恃才放旷的毛病,你会走得更远。我一开始还有点得意忘形终于“有人说我智商高了”——天都知道我是那种数不清存折上的零、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不按牌理出牌的女人,我总是在一些“小事”上败的一塌糊涂(当然我生活中也没什么“大事”),怀疑我智商的大有人在;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又常常语出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一些看似很难缠的问题,让那些怀疑我智商的人转而怀疑他们自己的智商。我一直自作聪明的以为解决掉这些问题是我的情商在发挥作用,但是现在却突然被告知“你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我真的是恨不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头,问题是在北京找块能砸醒你的石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社会敢说真话、且肯说真话的人并不多,因此我非常感谢那位尖锐的指出我问题的朋友,人家冒着我翻脸无情的风险,费力不讨好的发动批评我的引擎,就是希望我的自我批评能更深刻一些,我当然也不能辜负其的一片良苦用心。
为了让我的映象再深刻一点、记忆再惨痛一点,我特意找了位学识在我之上的海归请教这个问题,人家轻描淡写一句话“放下你那些小小的自我”;薛冰老师引用丘吉尔的名言“一个人不在于他喜欢做什么而在于学会喜欢正在做的事情”惊醒了梦中人——这就是境界,可惜我明显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还需要继续修炼。
我仔细反思了一下确实如此,职场上“情商低下”的状况基本不会出现在“外交”中,而往往出现“内耗”中。中国人爱面子,即使再狂妄的人也会“夹着尾巴”做人,对于不熟悉的人(合作伙伴、客户)常常会留有余地,偶然撒个白色的谎言就能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朝夕相处的同事或伴侣就未必了,彼此熟悉的不能再熟,对方的那点“小缺点”经过你的眼睛就好像经过了放大镜一样清晰可见,你的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了——“我为什么没有机会”、“那家伙没什么本事,爬上去全凭溜须拍马”。自己的猴子尾巴也不加掩饰了,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何况你们之间存在着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上我下,你强我弱,让你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些违背心愿的事简直比登天还难,再高的智商也不免败下阵来。如此一来你想“爬”上去就真的比登天还难了。如顺康老师所说,职位越大权利越大,权利越大责任越大。当你有能力影响别人的时候你的理想与抱负就能更好的实现,那么暂时的隐忍与妥协又算得了什么哪。你不过是运用一下你的情商,有时甚至都可以弥补你智商(当然承认自己智商低的人还没有,大对数人像我一样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或专业的不足何乐而不为?
我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不说是大智大慧至少也是大智如愚了吧。谁料许老师在最后一分钟抛给我一个更大的难题——“做人要忠于自我”。理智与情感像一对好斗的夫妻,永远基本不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除非他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忠于自我”很多时候是你的智商和情商在做一场拉锯战,平衡点很难掌握,否则你就会又回到“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的老问题上了。这个问题纠结的我彻夜难眠,翻身起来竟在俞敏洪的书里找到了答案。他为《赢在中国》的演讲曾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人们踩过你,但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第二种像树一样的成长,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当你像小草一样渺小的时候不妄自菲薄,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运用你的情商、充实你的情感,汲取养料和阳光让自己顽强的活下来,努力长的更高更强大。当你长成大树以后,你要记得当初的艰辛与理想,不妄自尊大,我想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忠于自己”,在别人都放弃你的时候不放弃自己、在别人都忽视你的时候重视自己、暂时放弃那些所谓的骄傲与尊严、忘记那些嘲笑与流言,只为将来获得更大的荣誉与尊严。这就是所谓“忠于自我”还是“忠于现实”的矛盾。
我现在能理解矛盾的合理存在性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想我比别人更清楚,我唯一做的就是至今还不甘心放弃,而坚持的路程是如此的辛苦,以至我有时会怀疑自己走错了方向,在多少次决定放弃之后,我竟然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我相信以后也会如此,人总是在矛盾中成长的,一帆风顺得来的幸福,你不见得真的懂得珍惜,剥茧抽丝般的矛盾和苦痛后得到的才是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