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祝福语


教师节的祝福语

丁启阵

 

有感于网络上流行“砖家”“叫兽”两个谐音词的现象,我前天写了一篇《韩国教授有多牛》的短文,贴在博客上。主要意思无非是,希望人们不要以偏概全、因为若干败类就否定整个群体,不要继续把专家教授当作牛鬼蛇神,动辄肆意辱骂。很不幸,从网民评论看,还是有不少人对专家教授这一群体抱有偏见,许多人说的都不像人话。

刚才,打开电子邮箱,看到《中国教育报》一位记者发来的约稿信:“……教师节就要到了,我们在征集各界人士对老师的祝福。不知道能不能和您约一条祝福语,送给我们全国的老师。100字左右就好。”

节日说几句祝福话,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倘若不计工拙,不论优劣,本人尽管无才,编几句祝福语,大约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在浏览过前天那篇博客文字下的众多评论之后,我实在有些犯难。

犯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民对教师这个职业普遍期望太高。我知道,无论我怎么说,都是无法令人满意的,都可能自取其辱,招来更多的咒骂。

逢年过节,人们说得最多的祝福语大约是“身体健康”、“恭喜发财”两句。但是,这两句祝福语,偏偏不适合用于教师节。在我国,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民众心理,都是要求、期望教师们做蜡烛,做春蚕,做灯台,做灯塔的。教师,由于是“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从业人员,负有“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只能讲失去,不能讲得到(更堂皇的说法是“但求奉献,不求索取”,但我以为,“索取”这个词是一口人间陷阱,许多人心目中实际上是把教师合法、应得的酬劳也归入了“索取”范畴的)。一旦发财,就违背了职业道德,万万不可;身体太健康,退休之后还能活上几十年,还能安度晚年,是达不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境界的——返聘教到死?那不是剥夺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吗?——可见,身为教师,我们必须安贫乐道,最好能贫病交迫,累死在讲台上。

犯难的次要原因是:《中国教育报》编辑表示,拟出祝福语是有稿酬的。这样一来,我肯定要遭到两种打击:一是谩骂,骂我见钱眼开,骂我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二是耻笑,耻笑我这点小钱也看得比爹娘还亲——100字左右的作品,能有几毛钱呢?

但是,《中国教育报》是第一次跟我约稿;作为我饭碗所在系统的喉舌机构,跟我约稿,于情于理,我也都应该从命,恭敬不如从命嘛;再说,如果我不从命,“轻狂傲慢”、“没有真才实学”之类的评论,一定会伴着板砖、口水疯狂地朝我飞来。到那时,我就只能面朝大海,满脸开花了。

怎么办?

经过两分钟的思索,我决定:应约。

再经过两分钟的斟酌,我拟好了楹联式祝福语,如下:

 

上联:生为动物效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后辈,但求失去

下联:降作人类学春蚕,咀嚼桑叶吐尽柔丝,不讲得到

横批:(教师节)奉献快乐!

 

因为时间仓促,也因为不学无才,平仄颇有几处不合理的;再者,这样的东西,也未必能让报纸编辑感到满意。好在还有时间,我还可以继续修改,或者干脆另起炉灶。不过,还是奉劝朋友们,千万不要拭目以待,要蒙目而待——料也想不出什么好句子。

                                                    200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