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网戒先戒利欲
今年尚未满16岁的学生邓某2日凌晨3时许在南宁市吴圩镇卫生院宣告不治身亡,打死他的是广州番禺励志体育活动策划服务部几名所谓的“辅导教师”。邓某的家长与该服务部签署培训协议书,目前尚有100多名孩子在这个中心接受同样的“辅导和训练”。(中国青年报)
就在前不久,山东某“全国戒网专家”采用电击精神疗法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做法,被指虐待患者,让人“生不如死”,备受网友质疑,如今番禺的这家所谓的网戒中心又采取暴力手段将网瘾少年“辅导和训练”至死,确实令人震惊!
随着网瘾少年群体的增加,如何让孩子回归健康的学习、生活轨道成了让众多家长头疼的难题,也因此催生了网戒市场的发展,形形色色的“网戒”组织应运而生。山东电击疗法受质疑和番禺暴殴疗法酿成的悲剧,反映出当今网戒市场的极不规范和网戒人员社会责任心的缺失。
一些单位或个人并不具备必要的网戒技能或条件,纯粹受利欲的驱使开办网戒服务项目。他们并不是通过人性化的关爱、诱导等方法促使“浪子回头”,而是急功近利,采取粗暴惩罚的手段,通过给患者制造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的方式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因而就只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更深的二度伤害。
从事网戒服务工作,就得先戒除利欲,胸怀社会责任和道德良心,这是对网戒工作者素质的必然要求,因而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网戒服务工作规范,加强社会监督,同时,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出发,创造条件,尽可能赋予“网戒”的社会公益性质,打法借网戒非法牟利行为,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