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模具国际水平 企业发展空间良好


  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广东省模具工业飞速发展,8月5日黄埔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在2009年上半年出口模具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出口总额超出排名第二的浙江省一倍以上,跻身为“中国模具第一大省”,且制模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 

  近两年,中国的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能生产精度达到2微米的多工位级进模,寿命可达3亿冲次以上。个别企业生产的多工位级进模已可在每分2000次的高速冲床上使用,精度可达1微米 。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在模具制造整体水平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在国内处于行业前列,制模技术已接近日、美、德、意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水平。在2009年世界经济变数加大,中国制造业积极应对的形势下,中国国务院近期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提升模具及其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做为其重点内容。据了解,广东省上半年对香港出口模具1.7亿美元,增长18%,占出口总量的70%左右;对欧盟出口模具5000多万美元,占总量的20%。

  今年美国通用宣告破产,国外汽车企业大洗牌,这些企业要开发新车型,所用到的模具会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去寻找。中国模具行业专家罗百辉分析认为,尽管目前国际模具市场因经济危机持续低迷,广东模具企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国内节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具产业新型材料技术应用迎来新机遇;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成长,医疗器械产业的兴起,也为模具、成型、表面装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对模具成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模具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虽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但高精密模具制造设备及成型装备,以及大型、复杂、长寿命、高精密模具均依赖进口,各类高性能、高强度、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技术也主要依赖国外。据模具网CEO罗百辉介绍,东莞将建国家级工程中心--东莞市新型材料注射成型模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下称“研发中心”)的成立,将为注射成型模具技术创新搭建高起点平台,对提高注射成型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行业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起很大作用。

  依据规划,研发中心由新产品设计室、新材料技术研究室、产品及技术标准编制研究室等7大研究室构成。成立后,将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负责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装备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改进、立项研究开发工作。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研究,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技术培训。

  研发中心将向国内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或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带动行业和产业发展,并计划从今年到2012年,完成纳米金属镀膜材料、抗氧化防爆镁合金材料等10多个项目的验证验收工作,力争三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工程中心。在4年至5年内,在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新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与装备技术、不导电真空镀膜工艺及装备技术领域内的研究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依托单位,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模具、成型、镀膜、工业自动化装备方面进行了19个项目的自主研究。企业目前已与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宝丽玛先进技术管理研究院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关系,可共同承担国家、省市科研任务。

 

作者简介

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深圳新天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荣誉校长、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会员、华通咨询公司特聘培训专家、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谋士、中国IT模具产业概念整合者、国内“段位式”新概念管理创导者。从事模具技术培训及管理咨询工作,帮助学员及客户解决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的优化及企业管理流程、成本利润中心、验厂外包咨询、市场调研、营销战略等方面问题。专业特长及主要科研成果: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专家系统与网络服务及面向制造业的市场经济发展研究。曾自行设计开发模具设计软件,出版有《冲压模具技术问答》、《生产管理工具箱》、《客服部高效工作手册》等,作品《企业管理九段位》入编《中国管理年鉴》。在《中国模具》、《模具制造》、《塑料制造》、《东方模具》、《NX》、《中国机械与金属》、《现代模具工业》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与报刊杂志、行业官方网媒进行过高端访谈,上千篇网络作品散见各行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