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一周年世界经济走向前瞻
解读概要: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世界金融危机使中国依赖外向型发展模式调整为内需发展模式,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有效遏制经济下滑势头。金融危机是一本生动的教材,让中国人认识到金融的重要,认识到金融业的本质是为为实体经济服务,虽然目前金融支持重点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运作和激励民众消费的金融手段都欠缺,相对充足的资金和外汇还没有找到通畅的渠道和有效的模式转化为民众的消费,在国家外汇储备以及财政信贷资金与人民群众的创业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创造有效的制度通道,促进社会民众投资、消费,目前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全球经济喜忧参半,中国经济曙光初露 ,只要中国挺过2009年,未来的中国将傲视群雄。
2008年9月15日,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以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信贷危机为源头的金融风暴迅速传导至全球,引发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衰退。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是否已重回可持续复苏之路,目前难有定论。综述世界经济走向要点供参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大体是全球各主要央行超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市场由此获得充足的流动性和信用注入。在银行系统主导的间接融资渠道并不顺畅的情况下,随着市况好转,美国深广的资本市场也为其他方式的融资提供了条件。 目前,美国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依然不足,“有毒资产”仍悬而未决,过去曾创造超额利润的盈利模式无以为继,商业地产和信用卡领域有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头。这些都使银行系统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怀疑。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和英国经济的下滑速度明显放缓,日本、德国和法国经济已恢复增长,以中国为首的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开始加快。世界经济的复苏“已经开始”。不过,细查之下,这种复苏很可能是低水平上的反弹,而非实质性好转,其主要依赖的是生产部门极度收缩后的库存重建和政府的大规模财政支出。 如果消费不能重启,经济难以进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决定消费的首要因素——可支配收入的现期情况不佳,预期也不乐观。金融和房地产投资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已明显削弱,消费回暖很难一蹴而就。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曾经饱受冲击的两个实体经济领域,美国住房业持续4个月强劲攀升,制造业在18个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美国财长盖特纳最近乐观地表示,美国经济已远离崩溃边缘,政府应转变应对危机策略为“辅助复苏的策略”。
在危机高潮期,全球主要央行联手大幅下调基准利率,美、英等国货币当局更采取了不寻常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央行从最后贷款人变为第一贷款人,向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注入大量基础货币,维持了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避免了全面崩溃局面的出现。 如何看待金融信贷因素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各界存在分歧。
这其中,通胀就是一个重大风险。目前条件下各国的巨额财政赤字无法依靠加税扭转,只能凭借债支撑。沉重的公债负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仍认为,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宽松政策,危机环境下防止二次衰退比预防经济过热更为现实和重要。但回溯历史,高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形成往往与此前的决策迟钝和偏差相关。
正因如此,国际机构、各国政府以及研究人士对建立“退出策略”已有普遍共识。但“退出策略”真正的难点在于实施的时机和尺度。晚退出,退出不彻底,可能会导致通胀风险加剧;早退出,收缩过度,又可能釜底抽薪,危及复苏进程。决策者无疑面临两难选择和重大挑战。
伴随全球经济危机的退潮,各货币当局的政策方向开始出现异化,这将对各经济体的汇率、资产价格和外贸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更多的政策博弈出现,进而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变数。
在复苏之势渐起之际,对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前景预判可谓众说纷纭。V型、U型、W型、L型等种种路径的提出,正说明本次复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认为,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将率先复苏,其他经济体将跟进。但林毅夫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在当前各大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而且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正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未来全球需求增加的动力恐怕仍需从新兴市场寻找。考虑到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阶段、消费和产业升级、投资活跃度上升、储蓄水平很高等因素,未来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瑞银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日前估计,即便是在危机后的低水平上,未来5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年均增速也将仅有1.5%到2%。而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增速有望达到5%到6%,亚洲(除日本)更有望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长期看,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再度繁荣或将更多取决于“增量”而非“存量”的变化。以“金砖四国”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轨迹,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金融危机一周年世界经济走向前瞻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