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真的很有钱吗?


   近日有媒体爆郎咸平10天出席了六场商业论坛,按照行价至少赚了60万元,于是有人惊呼金融危机使经济学家先富了起来,对此我并不赞同,但是对批评者一些表述我很认可。

    我们国家所谓的经济学家应该不下千位,而这些年我也和许多经济学家都有或亲或远,或密或疏的接触。通过接触我感觉到除了像郎咸平,樊纲,李稻葵,张维迎等出场机会较多的经济学家收入颇丰以外,大部分经济学家也多是拿着自己微薄的工资,并通过争取科研项目来争取资金,商业活动所得很少,一场也就几千元,一年也不见得有个多少场,有时学界间举办的活动只拿个交通费也就是100元,当然这也只在这几年有对经济学家商业化需求才是这种情况。

    基本上可以说现在经济学家现金超100万并不多,而现在连一个大队书记都超100万了,试想哪一个干过三四年的没有100万,更高层级的就不用说了,同样现在商业,不要说大企业主了,就是私营户有100万也多如牛毛,另外作为思想先行者,经济学家就不应该富裕一些吗?何况目前这种状况还不能算做富呢?同时我认为经济学家最大的实惠在于接触面广,发展机会多。

     当然我认为当前的经济学家应该埋头做学问,正如一些人所说郎咸平到各地演讲的观点许多都是一样的,和其它经济学家接触也有同感,同样的观点重复几年(当然有些观点具有长期指导意义,所以可能才在多个场合说),没有什么创新,所以当前的经济学家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