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国内体制机制,努力建构东亚共同体


  夯实国内体制机制,努力建构东亚共同体

  田忠国

  张宏良先生在“迎接伟大的社会主义复兴运动”一文中这样写道:

  “通过恢复毛泽东创造的原有制度功能,可以形成民权主导的社会主义分权体系和现代权利制衡机制,保证整个社会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进行运转。首先,恢复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共产党只能成为一个理想主义集团,而不能成为一个利益集团,这是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前提条件。作为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有权也有责任选拔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优秀人士担任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党选干部的原则不能动摇。其次,为了保证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建立各级人民监督委员会,人民监督委员会有权独立罢免各级领导干部。实行党选干部和民免干部相结合。第三,政治协商会议只能成为政治家俱乐部,主要任务和职能就是提供各种治国安邦的政治方案,必须由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人士组成,不受其政治立场和思想派别的限制。第四,恢复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性质,严禁任何官员进入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是选择方案,而不是制订方案,因此不受文化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对政府工作规划拥有决策权和咨询权,但是不拥有对政府各级干部的罢免权。第五,各级人民政府只拥有执行权,并且置于执政党、人民监督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全方位的控制监督之下,从而能够彻底解决中国历史上一直难以解决的官权泛滥现象。在这个民权主导的社会主义分权体系当中,由执政党选拔干部,人民监督委员会罢免干部,人民代表大会决策和审查政府工作,政治协商会议咨询和批评政府工作,这就彻底消除了现在这种由权利滋生权利、用权利谋取私利的制度基础,也就有可能彻底杜绝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解决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没有解决的腐败问题。”

  引文长了点,但如不全段引述,无法完整的表达出张先生的意思。我个人认为,张先生根据中国实际,描绘了人民当家作主机制架构,如果以后能够成为中国的努力方向,全党、全国人民经过数年努力,新的制度机制就会重新建立起来,再一次为中国强大提供制度保障。我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年在创造经济成绩的同时,也拆除了中国第三次飞跃的政治经济制度保障,使中国失去了第三次飞跃的能力。因此,中国要飞跃、要发展,就必须重构政治经济制度保障体系。过去,我曾经批评左翼朋友光批评存在问题,不拿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解决问题方案权全让给了右翼。右翼拿出的所有方案,那怕是拆除党的执政基础的方案,都成了为政者的香棒棒,之所以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为政者的价值取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没有不同的方案可以分析比较有关。

  不论是中国社会还是别的什么国家,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动态变化中前进,所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但既然变是动态不居的,就必须拿出应对措施,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右翼很积极的拿出各种制造问题、解构社会机制的方案,使已有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相反,一是加重了存在问题,二是增加了更多问题,使党的执政基础几乎丧失殆尽。既便明明知道右翼提出的解决方案有问题,为政者也只能劣中选优,对付一阵再说。因为社会动态变化,你不应对不行,应对就得有方法,而这些方法就得由战略学家,也就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教育研究者提供,然后放到一块比较分析,选出方案。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右翼把其它输送智慧的渠道给堵死了,只留给自己一条渠道,最后弄得连掠夺国家财富都成了治国良策。

  这样说有人可能我攻击右翼,但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近十来年这样的中国右翼,因为,他们已堕落为与兽为伍了。从历史上看,左右翼是人类智慧的两面,带有互补性,同时也能相互启发,但两者的共同基本点是更好的治国理政,而不是为了个人获取利益,满足感官的快乐。更令人费解的是,为政者应该是一个国家守根固本的守护者,比如,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立国原则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是守中。对于左右翼不同的治国观点,应该比对分析,哪个更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立国原则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选择哪个,但实际上,某些为政者只选满足少数人利益的智慧。

  为什么说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立国原则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叫守中,而不叫左呢?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立国原则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根本,是执政基础,更是中,而不是左。因为,社会主义是以人民大众共同政治经利益为根本的科学,而不是左右问题。所以,为政者只能守中,也就是守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立国原则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个根本之中。

  但思想理论家就不同了,由于思想观点不同,难免有左中右之分。一般情况,为人民大众争取更多利益的为左,为少数多争取利益的为右,中呢,往往两面都不得罪,信仰坚定者会坚持两方面的利益都不受损,立场不坚定的,有可能哪营胜往哪营跑。

  本文一开始引述的张宏良先生的话,就是标准的守中之言。为什么这样说呢?坚守立国思想、立国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之、丰富之,更有利于捍卫立国思想、实践立国思想,捍卫全国人民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就是中国的根本之中心。离开中国的这个中心,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有人认为,执中不宜提倡,但我以为,执中不是个不宜提倡的问题,而是个以什么为中的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之中,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之中,社会主义之中就是维护立国原则形成的政治经济机制,资本主义之中则维护的是资本主义之中。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利益主体,维护社会制度中的利益主体,就是守中。

  我之所以一再就张宏良先生描绘的政治蓝图谈中的原因,就在于张先生提出的这个政治蓝图就是中国必须执住的中。治国呢,执中乃万世不二之法门。

  守中是为了更好的建构社会主义体制机制,夯实国家发展,也就是中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没有一个坚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想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在夯实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基础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东亚共同体,是抗拒更风险必不可少的选择,但是,建构东亚共同体的同时,千万不要了融入的前提是明确主体、巩固主体,而不是消除主体,因为,消除主体的结果就可能是被人吃掉,而不是融入,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

  20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