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我对日韩产业组织进行了一次考察,这是继3年前的日韩之行后,又一次赴日韩考察。
中国和韩国是儒家文化传承最悠久的国家,日本受儒家文化影响,也是儒家文化圈重要的一员。到了近代后,由于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位置,日本和韩国纷纷走上了学习西方、重新振兴的道路,日本甚至打出了“脱亚入欧”的口号,韩国也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今天中日韩都经过了学习西方的过程,经济走在了世界的前端,也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根。金融危机后,中日韩在国际上的地位突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崛起。
3年前,去韩国时很少看到中文标志,但这次一下飞机就到处都能看到中文标志,我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很欣慰。本来韩国和日本一样,中文标志是较多的,但后来韩国特意不用中文标志。现在韩国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说明随着中国的崛起,韩国的这种文化病态心理正逐渐康复。同时,使用中文可以方便更多的中国游客。
在从中国启程前,我就中日韩经济问题开始思考。金融危机之后,中日韩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中国超过日本,由世界第三成为世界第二。重新看中日韩,我突然感觉到,二战后日本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预演,而韩国崛起是第二次预演。现在中国崛起了,中日韩的崛起成为二战后最重要的经济事件。
从全球角度来看,在金融业方面,美国无疑是世界第一;但是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美国只能排在中日韩之后。中国和美国进行战略与经济会谈之后,中国和日本、韩国的战略与经济会谈就迫在眉睫了。
事实上,中日韩三国原定于8月底举行首脑会谈,但是由于日本临时决定于8月30日举行选举而推迟了。另一方面,日本希望进行中美日会谈,剔除韩国,说明日本已不再追求做亚洲老大,而是追求亚洲老二的位置。成为了世界第二的中国,毫无疑问成为了亚洲的龙头,这其实是恢复了中日韩本来的状态。
自然,作为龙头就要发挥龙头的作用。中国必须认识到,在金融危机之后,中日韩三国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中日韩这个板块就相当于欧盟,因此中日韩的对话在金融危机之后显示出特别的重要性。如果中日韩能携手在世界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将比欧盟更大。
21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纪,因为亚洲人工作勤奋,而且对教育非常重视。中日韩能否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于三国的协调合作机制能否更加完善,以及中国龙头老大的作用能否发挥得更好。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至少在未来10年中,中国应该追求的,不是自己世界第二的位置,而是中日韩共同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已发表与2009年8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要闻”栏目
2009-09-02 | 日韩产业组织之利弊
2009-08-28 | 走“被”字的金大中
2009-08-08 | 韩国的产业组织与金融危机
2009-08-07 | 三八线上体会自由
2009-08-05 | 金融危机下看中日韩
2007-06-20 | 韩国产业发展模式分析与借鉴
2009-08-10 | 富士山下谈日本的产业组织
2009-07-24 | 与《中国崛起》的作者讨论中国崛起
2009-06-18 | “金砖四国”崛起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2009-06-11 | 全球华人网络是中国崛起的支撑力量
2009-06-01 |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向规制型政府转型
2009-01-02 | 中国大国崛起将为战略咨询提供无限商机
2008-12-23 | “出国创业”应该摆到台面了
2007-05-31 | 大国崛起中的创新之都 —— 21世纪的创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