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既要打"保护伞"也要纠"不作为"


      重庆掀起的打黑风暴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赞誉,而随着打黑的深入,一批黑社会的保护伞也陆续被端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前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后任市司法局长的高管文强被双规。而与此同时,陆续有一批司法机关的领导因为充当黑社会保护伞而被拿下。重庆市委市政府发起的这场打黑风暴,确实顺应了民意,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黑社会保护伞的被端,则说明这场打黑风暴不会浅尝辄止,更不会遇硬而软,而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严厉打击黑社会的同时,有些问题却值得深思,那就是黑恶势力为何能够一步步做大,直到鱼肉和祸害一方百姓?重庆打黑必定深挖保护伞的经验告诉我们,黑社会为非作歹的关键在于有保护伞。这一点随着打黑行动的深入,几成共识。但是,事情似乎不能停留在此。因为,如果停留在这个地方,将会使下一步的打黑行动或其他地方的打黑行动陷于片面。实际情况是,一个地方黑恶势力泛滥、鱼肉百姓,有的是因为有保护伞,有的则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

       说到保护伞,大家很好理解,因为文强之流已然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正是他们利用职权提供保护伞,使得重庆的陈明亮们才一天天做大,才敢目无法纪,也使得人们都认识到,要彻底打掉黑势力,必先消灭保护伞。但是,对于有关部门不作为,失职渎职而养痈遗患的认识,却不是那么深刻。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这种不作为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也使得打黑的效果被打了折扣。

        在社会治安方面的不作为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工作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会遇到:发生民事纠纷的双方已经剑拔弩张了,这时候如果你报警,警方会说,这个他们不好插手,只有发生打斗或出现伤害事件,他们才好介入。目前,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恐怕有两个,一个是懒政。即以人力和经费都有限为借口,不主动出击。其理由是,如果每件纠纷在发生之前都要出面,他们的警力首先就满足不了。这个也是实情。但是,如果等到伤害事件了,那综合损失岂不是更大?岂不是让恶势力一方更是有恃无恐?有的则是睁一眼闭一眼,反正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只要不发生实在交代不过去的恶性事件。曾经就在河南某地发生过因为公安机关不作为,十年命案没有破的案例。而在电视剧《任长霞》中,类似的情况也很多。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不敢碰硬。警察不像军人,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长期生活在固定的地方,如果过于较真,担心黑恶势力会对自己或家人动手。辽宁的黑恶势力不是曾经化10万买打黑英雄王立军的人头吗?从这个角度来看,用不敢作为可能更恰当些。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因为不作为而养大的黑势力,比有保护伞的黑势力更难打掉。因为有伞的黑势力,一旦把伞打掉了,其命数也基本完结了,而无伞的黑势力,因为有无形的生存土壤,很难打到它的“七寸',因而效果可能有限。而要真正完全、干净、彻底的打掉它们,除了要打保护伞,更要治理“不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能真正打掉黑势力,也能防患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