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有时是一种共同施恶


沉默有时是一种共同施恶

——在新入职大学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十)

 

    这个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其实是一回事,许多不好的东西是因为自己不说,不表达而造成的。这就像一个部门分配销售提成,部门负责人品格不好,给自己多分了很多,但部门员工都不提意见。第一,由于大家没意见,这部门负责人就不会主动往下降。第二,也可能有意见,但自己还是接受了,形成习惯了。第三,使得部门负责人可能变得更加贪婪,更加不公正。

    我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有个人曾跟我关系不错,他跟我讲,他当年在某个部门工作,他的处长跟他坐对面桌,坐了四年半,这个处长很自私,他非常不满意,但他从来不给处长提意见。这个处长有个习惯,喜欢喝茶,从上午一定喝到下午,尤其喜欢中午走的时候泡上一杯茶,喝上一点,再续上点水,等下午上班时再喝。这个人坏到什么程度,他把痰吐到痰盂里,少放一点水,搅拌之后再倒到处长的茶杯里,后来发展到往里滴几滴尿,这个处长就喝了他四年半这玩意儿,一点都没有发觉。他讲的时候,一群人都在听,我一直在看着他,后来我决定从此不再跟他有任何交往。

    其实这对于双方来说都很可悲,那个处长喝了他四年半的痰加尿,一点都不知道,固然可悲。但他自己除了这种报复初始的快感,时间久了以后每天都成负担了,后来感到麻烦,后来成了冷漠。一开始的时候是看着他喝,又不敢直勾勾地看,怕发现,用眼睛偷着瞄,后来形成习惯了,连看都懒得看了,知道他肯定要喝下去,冷酷到最麻木,成了施恶的人。

    作为公民,生活在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好像在一艘大船上,知道船要问题,谁都看出来,谁都不说,于是沉没了,那所有人就该死。《泰坦尼克号》横越大洋,那里能没有常识的人吗?但谁都不关心,谁都不考虑它的彼岸、天象、海象、船长、大副、二副、三副、补剂、救生等一系列问题,天下还有不可沉没的东西吗?何况那是铁造的,铁本身就是要往水里沉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沉是绝对的,不沉都是相对的,所以才有那么多救生设备。谁都不想,谁都不说,于是它就得沉没。

    在沉没的时候,如果里面有一个富有理性的人,撞了以后还有三个半小时时间,船慢慢靠拢冰山,救生艇、救生筏虽然只够七八百个人,但可以一次次把人运到到冰山上去。很多人并不是淹死的,有救生衣也是白扯,因为海水只有零上七度,在三分钟之内血液迅速变冷,血液回不到心脏,于是心脏停止跳动,是活活冻死的,爬到冰山上就死不了。

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我特别欣赏那六七篇给了零分的?因为它是一种抗争,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具体的说对考试方法、对这些出题是一种抗争,他个人是得了零分,但在以往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学生敢于这样讲话,现在终于有学生在高考试卷上公开这样讲。其中有的说所以敢这样写,是因为不用作文的分数,是零分,也够了一本,你看看他的自信,可以断定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不然写不出这些文章来。还有的学生写“老师,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凑够了”,但是文章不是凑的,写得其实很精粹。

    叛逆,这是一种进步的开始。弃考本身是一种抗争,是一种表达,是对这种罪恶的教育制度一种批判,所以它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希望大家共同营造卓达,这犹如一个环境,大家都爱惜,都努力,于是大家共同享有它,我们谁也不关心,或者谁都看到谁都不说,最后就成了《泰坦尼克号》的所有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