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强则民族强
本报记者 冉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教育事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教师日益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再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关爱和厚望。
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 回首往昔,教师地位逐步提高,展望未来,教师使命任重道远。
毛泽东 开国先崇文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明确提出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一支宏大的人民教师队伍。
1949年,进京不久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就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黎锦熙、汤璪真、黄国璋等教授。从下午3时到晚上9时左右,毛主席和教授们倾心畅谈。对他们因实行配给小米制而遇到的生活困难,毛主席明确表示,这是暂时的,新中国教育事业会有很大发展,教授的待遇问题会考虑的,要给高薪水……天色渐渐黑下来,当秘书提醒毛主席时,他看大家谈兴正浓,就说:“再和大家多讲一会儿话,就在这儿吃饭吧,我请客。”他派人去一家著名酒楼定来两桌酒席。入席时,毛主席扶着黎锦熙的胳膊请他坐在上位,席间,毛主席谈笑风生,不断给大家斟酒、夹菜。
教师故事——
毛主席问我是先生吗?
1959年6月26日对于韶山学校的师生而言,是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毛泽东亲临学校视察,并和师生们合影留念。
当时,韶山学校600多名师生,早已在校门至儿童桥(现已拆除)马路两边列好了队,夹道迎候毛泽东。很多人不时踮起脚跟、伸长脖子望着南岸方向,“毛主席为什么还不来呀!”不一会,小车开至儿童桥前50米处停了下来。几百双眼睛盯住车门,都想第一个看到毛主席。车门开了,毛泽东下车了,少先队大队长蒋含宇和学宣委员彭淑清,双双走到毛泽东身前,举手行了少先队礼,同时献上两束鲜花。毛泽东接过鲜花,慈祥地问道:“今年多大,读几年级?”“14岁,刚上初中二年级。”两人齐声回答。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并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争做三好学生。”紧接着,庞昌成上前同毛泽东握手,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向毛泽东介绍:“这是学校校长。”
两名少先队员跟随毛泽东左右,人群簇拥着毛泽东向学校走去。师生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红花、红霞、红领巾,映红着张张笑脸迎接毛泽东。毛泽东一边走,一边挥手向人群致意。
当他发现站在校门南侧学生后面的教师李兆棠,年纪稍大,个儿较高,便转身走近跟前握手问道:“你是先生吗?”没有思想准备的李兆棠老师,不知说什么好,应答一声“是先生”。
毛泽东驻步,抬头望了望李兆棠老师,微微地笑了笑。
邓小平 提升教师地位
时序更替,改革开放的大潮把新中国引向新的天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关心教育,尊重教师。“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他的话语振聋发聩!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还说:“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
教师故事——
电脑教师回忆邓小平的“电脑梦”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六日,正值中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三十四岁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教师王颂赞受命携两名学生前往上海市展览中心做示范表演,等待一位特殊的首长前来参观,那位首长正是当年的国家军委主席邓小平。20几年过去了,当王颂赞再次回忆时,当时的一幕幕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在王老师的记忆里,邓小平的亲临让孩子们的现场电脑表演显得更加精彩。在与小朋友亲切握手之后,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神童”李劲自己设计并演示的“中国航天梦”的图案。听说孩子们还设计了“黑白棋”的程序,向来酷爱下棋的邓小平忍不住在电脑前驻足,他花了大约四分钟时间与计算机对弈了一局,最后执黑战胜了计算机棋手。参观完毕后,邓小平对身边陪同的女儿毛毛说了那句后来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斗转星移,目前已经担任中国少年儿童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的王颂赞,依旧坚持在中福会少年宫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他的“桃李”则已遍布全世界。当年被邓小平慈爱地摸过脑袋的李劲,后来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并由清华大学委派前往美国研读博士后,目前已是计算机图象压缩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江泽民 提高教师待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尊师重教,强调要提高教师的待遇。1992年教师节期间,江泽民同志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谈学习、谈知识、谈教育,谈专与博的关系。2002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典礼上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尊重教师的劳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故事——
总书记挥笔为北师大题词
周之良教授是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回忆起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9月9日到北师大视察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周之良回忆说,江总书记一行坐着面包车来到北师大。当谈到教师、教育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尊师重教之情溢于言表:“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而且要使整个社会的教育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向上的、奋勇向前的精神。目前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主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归根到底,今后综合国力的比较中,人才素质很重要,我们要尊重人才。”
古稀之年的周之良感慨道:“总书记对师范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解。他说,‘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师资,你们的学生还在教大学,搞学问的总要有一种事业心,有一种献身精神。今天大家没有提到住房、工资等困难,我是心领神会的,即便不说,我心里更加感动。'”周之良听到总书记的话,心里觉得热乎乎的。
周之良激动地回忆着:“临别时,江总书记欣然挥笔为北师大题词:'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北师大多么殷切的期望啊。”
胡锦涛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谋远虑,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战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提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他说:“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师故事——
总书记读学生给我的信
2004年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登门看望北师大附中生物特级教师、原校长朱正威,和平里第四小学美术特级教师胡明亮。
回忆5年前的情景,朱正威激动地说:“家中电视柜上放着一个铝质镜框,里面是我退休前教的最后一届学生给我的一封信,信中感谢我对他们做人做事的引导。总书记拿起这个镜框,把信的内容亲自读给在场的人,还说自己至今仍然非常感念小学时代的老师,他们不仅给了自己丰富的知识,而且对自己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影响。”
胡锦涛在与朱正威交谈时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年份
1978
1978年5月,教育部批准授予北京景山学校教师马淑珍、郑俊选、方碧辉3人为特级教师。这就是新中国的首批特级教师。此后,全国各地先后评选特级教师,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1985年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986年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务院决定从1987年10月起,将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标准提高10%。
1993年
1993年,教师法颁布,其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2006
2006年,国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008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