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中的核心点


  最近,参加各种活动,看到了一些博弈中的利益纷争。

  作为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的理事,参加理事会审议理事会下分设一个专门工作委员会——成熟度评价委员会。会上讨论热烈甚至激烈。激烈的原因,是有人主张,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角色不能混淆,意即,促进会不能开展收费型的、合同性的成熟度评价活动,应该交给咨询机构去办。因为收费,便有有失公允、公正之嫌。会上,赞成的观点当然占了大多数,反对者主要来自咨询机构。

  冷眼分析,在现阶段,作为全市卓越绩效模式的促进机构,面对来自政府客户、行业客户、企业客户的需求,促进机构不在“促进”二字上做文章,而交给咨询机构去实施,可行吗?再说,现在的咨询机构,可以扎扎实实协助客户推进卓越绩效模式的,又有几何?

  几天前,在一个讨论组织管理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会议上,针对部门名称和部分职称的变化,几位先生极力唱反调,极力找毛病,极力讲“道理”,要求增加部门设置,要求“同级部门统一名称、统一职称”,要求……尽管强调要以大局为重,要以龙头部门为中心,要从战略眼光看未来

  后来有人告诉我,职称变化可能涉及待遇变化,尽管申明与待遇无关。其实,明眼人一眼见底——担心丧失既得利益,担心丧失既得权力,担心……

  有一点值得肯定——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有些做法不能苟同,例如,理由冠冕堂皇、道理看似充分、甚至不惜偷换概念

  人哪,职场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