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地王”记录频频刷新的背后


  对于中国楼市,特别是上半年以来的房价再次暴涨,地王频频出现,一直是争议很大的。

  一方面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房价高了,特别是与老百姓收入相比,实在太高了;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子绝对价格并不算太高,至少几十年来中国的房子没有物价涨幅大,也没有国外同类房价高,象上海这样的国际中心城市,楼市价格水平并不比同类城市高。

  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以后需求会更大。而且目前中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GDP的支柱,强行打压下去,恐怕于各方利益不合,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另一方面,中国近三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收入虽然有很大增长,但确实是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的,中国一直内需不振,就是一个证明。随着中国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各行业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个自身逐渐平衡的需要,国家也必须要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来提振内需,激发经济活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富民强国。当人民收入能够大幅提高时,中国的房价,还算高吗?

  当然,对于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地王记录频频刷新的现象,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内幕,比如获得大量贷款的央企大举进入土地市场,这本身于宽松信贷政策的初衷是不符合的。这些央企是要钱有钱,要关系有关系,是有绝对优势的。而土地交易市场都成为投资市场时,泡沫就出现了,而房地产企业自身价值就不可能充分体现。房子的价值一在于地块区位优势,二在于房地产企业为房子创造的,即企业赋予房子的附加价值,比如节能、生活环境、社区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