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美元,学习美元


  金融市场的运行深刻折射出人性的贪婪和智慧,市场把一个自负傲慢者锤炼得谦逊谨慎,并把贪得无厌者最终投入深渊。因此,真正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莫测的市场怀有谦卑之心。

  近期美元的疲软就是如此,大多数研究人员都相信,美国经济在6月份出现了摆脱衰退,走向复苏的明确趋势,9月初,美国投资、外贸和制造业仍稳步恢复,初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温和下降,经理人采购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不错。甚至有学者乐观预期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前两个季度,美国GDP增速有可能达到2%。但在经济复苏明朗化的背景下,美元戏剧性地持续疲软——9月份的第一周,美元指数单周下跌2%,为76.47,是2009年9月份次贷危机深重爆发以来的最低。

  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经济在逐渐复苏,而同时美元汇率则在不断下泻,两者之间奇妙的“翘翘板”效应显示了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提前的、放大的、扭曲的反映。

  在雷曼倒闭并引发全球金融动荡时,最坚挺的货币是美元,最受欢迎的资金避风港是美国国债;在目前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后,全球资金避险动机弱化,但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还不是非常强烈,因此资金运行从避险转向投机,但尚未大规模转向投资。随之而来的现象,就是大宗商品、房地产和股市的繁荣了。

  因此,今年3月以来,在我们看到美元不断走弱的同时,金价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原油价格从约34美元上升到约70美元,全球股市强劲回升。甚至连在去年全年均价暴跌26%的美国房地产,也出现了价稳量增的逆转。不再避险又不甘投资,那就投机吧!再考虑到软弱的美元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尤其是强化制造业和外贸竞争力的好处,相信美国政府是乐于见到美元的不断走软的。

  讨论美元的近期走势,不是为了预测,而是我想说,到了好好想想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的国际形象的时候了。我们不妨围绕两个热门词汇展开,一是超主权国家货币;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我的看法是:次贷危机提醒我们,必须相信美元,因为非美元货币更不值得信任;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学习美元已经走过的成功道路,而不是特别提款权(SDR)已经走过的失败道路。

  回顾次贷危机最深重的2008年10-11月期间,以及2009年2-3月期间,国际投资者的行为显示,他们信任美元。简单的证据是,次贷危机中,国际资本从大宗商品、股市和房市中撤出,从货币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中撤出,纷纷投入到美国国债中,导致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在零,中长期债收益率也仅在3%左右。次贷危机后的今天,美国国债的招标超购倍数仍大体在3倍左右,对中长期债的需求尤其明显。这显示出:无论危机之中还是之后,理性的国际投资者用钞票投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信任票。近期美元的走软,也许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愿意为美国经济复苏埋单,而不去谴责美元的一跌再跌。

  金融市场的运行深刻折射出人性的贪婪和智慧,市场把一个自负傲慢者锤炼得谦逊谨慎,并把贪得无厌者最终投入深渊。因此,真正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莫测的市场怀有谦卑之心。

  近期美元的疲软就是如此,大多数研究人员都相信,美国经济在6月份出现了摆脱衰退,走向复苏的明确趋势,9月初,美国投资、外贸和制造业仍稳步恢复,初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温和下降,经理人采购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不错。甚至有学者乐观预期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前两个季度,美国GDP增速有可能达到2%。但在经济复苏明朗化的背景下,美元戏剧性地持续疲软——9月份的第一周,美元指数单周下跌2%,为76.47,是2009年9月份次贷危机深重爆发以来的最低。

  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经济在逐渐复苏,而同时美元汇率则在不断下泻,两者之间奇妙的“翘翘板”效应显示了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提前的、放大的、扭曲的反映。

  在雷曼倒闭并引发全球金融动荡时,最坚挺的货币是美元,最受欢迎的资金避风港是美国国债;在目前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后,全球资金避险动机弱化,但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还不是非常强烈,因此资金运行从避险转向投机,但尚未大规模转向投资。随之而来的现象,就是大宗商品、房地产和股市的繁荣了。

  因此,今年3月以来,在我们看到美元不断走弱的同时,金价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原油价格从约34美元上升到约70美元,全球股市强劲回升。甚至连在去年全年均价暴跌26%的美国房地产,也出现了价稳量增的逆转。不再避险又不甘投资,那就投机吧!再考虑到软弱的美元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尤其是强化制造业和外贸竞争力的好处,相信美国政府是乐于见到美元的不断走软的。

  讨论美元的近期走势,不是为了预测,而是我想说,到了好好想想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的国际形象的时候了。我们不妨围绕两个热门词汇展开,一是超主权国家货币;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我的看法是:次贷危机提醒我们,必须相信美元,因为非美元货币更不值得信任;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学习美元已经走过的成功道路,而不是特别提款权(SDR)已经走过的失败道路。

  回顾次贷危机最深重的2008年10-11月期间,以及2009年2-3月期间,国际投资者的行为显示,他们信任美元。简单的证据是,次贷危机中,国际资本从大宗商品、股市和房市中撤出,从货币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中撤出,纷纷投入到美国国债中,导致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在零,中长期债收益率也仅在3%左右。次贷危机后的今天,美国国债的招标超购倍数仍大体在3倍左右,对中长期债的需求尤其明显。这显示出:无论危机之中还是之后,理性的国际投资者用钞票投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信任票。近期美元的走软,也许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愿意为美国经济复苏埋单,而不去谴责美元的一跌再跌。

  二是要做扣住国际债权人利益的货币。比美国更关注和更乐意见到强势美元的,也许并非美国,而是中东和东亚,尤其是沙特、日本和中国。最直观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和国家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美元贬值相当于债权缩水。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就是使人民币国债市场的国际化,要优先于国内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国际化。因此我很惊讶为什么至今中国没有在内地和香港形成在岸和离岸两个有容量、区域化、清算便利的人民币国债市场。

  三是要避免走特别提款权SDR的老路。美元今天的国际地位,既得益于美国政府刻意缔造的国际金融秩序,也得益于私人部门的积极参与。SDR的道路是“自上而下”的,走的是政府间、央行间的政策安排,企业和居民等私人部门被拒之门外,结果SDR搞了40年还仅仅是停留在记账货币层面的鸡肋。人民币要走的道路,必须关注“自下而上”的私人部门的切身利益。或者说,要让周边经济体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在人民币在当地和离岸中心的存贷款、清结算、投资渠道和避险渠道丰富顺畅,才能形成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活力源泉。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总让我们不断反思。相信美元,这是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地位所决定的,除非你对美国熟视无睹;学习美元,这是美元过去70年和次贷危机中的表现所决定的,除非你认为地球上存在着比美元更具霸权地位的主权货币。相信美元是承认事实,学习美元是跟随,并期待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