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群体事件10年增5倍 加急培训县长应对就能解决问题吗


        群体事件多发,根子在哪里?是老百姓的素质太差?还是人民群众故意与政府作对、提非分要求、无理取闹?我感觉都不是,故而答案也就是否定的。 那是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立了吗?也不是!究其原因,我认为根子在领导干部,也就是基层的一些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党的宗旨相对立,把个人的利益、小团体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放在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至上!说难听点,实际上就是官员的失职、渎职、违纪违法、腐败,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及到了老百姓的生存!也就是事发地的老百姓的利益与诉求,得不到回应与解决,故而导致矛盾的激化!

        现在的现实是:官场潜规则太多,官员特别是单位一把手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他们的权力太大!几乎所有单位都是一把手说了算,用人虽然讲民主选拔,可实际上党的领导变成了一把手的领导,风气不正,有众多官员带病提拔,他们心里根本没有党和人民,怎么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呢?不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说到底是不能执行党和政府意志,心里没有人民,打着党和政府的旗号干着与人民的利益相悖的事情的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

      我们的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我们党一切行为的准则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现在有很多官员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削尖脑袋投机专营、拼命往上拔,为了什么?这些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官员几年在一个地方得不到提拔就会闹情绪!相反的是那些一直兢兢业业在一线辛辛苦苦工作的人员,他们终身甚至都得不到升迁,却能任劳任怨地工作下去,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素质比较!

        有些领导干部言行不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由他们曲解,明文规定不能超标准购车、配车,他们就是不听。法律政策规定不能不能公款私用、吃喝、不能化公为私,谋求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可有些干部就是做不到!他们有的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说一套做一套,有的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更不容许又不同声音;有的多占住房、为自己的亲属、朋友、圈子人谋求利益,有的任人唯亲,根本不考虑任何影响.凡此种种,在让人民群众感到心寒的同时,更让人民群众失去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信心!违法乱纪遭处理的官员,每每东山再起或异地做官说明了什么?谁能决定和他们的命运?是老百姓吗?是没有权的领导干部吗?如果每个地方的党政一把手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的共产党人,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这些问题官员能复出吗?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明问题的根子所在!最起码说明出现问题的地方党政一把手是有责任的......

      现在如果不能解决体制问题,不能破解官场潜规则,不能坚决彻底地清除腐败分子,扭转不良风气,那么正气就会被邪气压倒!原则就不会得到坚持,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少,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毛泽东时代,群众运动是铲除腐败分子,消灭腐败的良药,当然也有其弊端!但现在人民群众只能是看着腐败却无能为力!检举揭发、坚持真理和正义付出的代价有时候是非常昂贵的!举报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很多时候老百姓的举报就会落在被举报者的手里,其后果可预见......

       现实和事实证明:如今对腐败案件和腐败分子的查处,大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与举报,而不是职能机关首先发现并自发查处的!就是查处举报案件往往都会受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干扰,是谁在干扰?谁有能力干扰,不言自明!这才是最可怕的........

        培训能解决思想深处的问题吗?培训就能让那些有病的官员一夜之间康复吗?教方法、技巧,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对付谁呀?不从根本上转变干部的作风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能把人民的利益放放在第一位,思想深处有人民,不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仅仅是培训县长或什么长,恐怕都会于事无补!社会的公平、正义、良知、法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与弘扬,官员如果不能真正的从思想深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言传身教,不能身体力行,一切努力都有失败的可能!

      假如现在是战争年代,入党做官就是为了流血牺牲,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还会有那么多人争着入党、做官吗?假如职务的升迁,就是为了肩负更大的责任、承担更大的风险、做出更大的牺牲,还会有那么多官员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升迁而牢骚满腹闹情绪吗?仅此一点就可以说明问题........

      心里没有人民的官员,不管你是使什么招,再怎么培训,他都不会与人民站在一起,更谈不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了!实际上,只要每个官员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一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与职责,恐怕根本就不用煞费苦心地搞什么培训了,也就永远不会有什么群体性事件了!

      人民的官员,应该由人民自己选举、罢免!他们的荣辱升迁如果由人民群众打分,由党来评判后再决定,恐怕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背景资料:

    

我国群体事件10年增5倍 加急培训县长应对
http://news.QQ.com  2010年01月12日14:08   法制晚报  王永生  我要评论(8212)
导读:10年群体事件增5倍 ,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开始建设,对象初步确定为县长一级。
 

我国将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加快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上述要求。

意见指出,加强应急管理培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

回顾这两年出现的情况,2008年有贵州省瓮安事件、云南孟连冲突事件陇南事件石首事件,2009年发生的吉林通钢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刺激着政府管理层的神经。

因此,基层政府如何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成了百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政府智慧的展示。

支持专家:

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中国行政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

著名社会学家、北京新时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长周鸿陵

背景:10年群体事件增5倍

近两年的群体事件具体发生次数,虽然没有相关的具体统计,但是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从1993到2003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每年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每年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

竹立家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由于公共权力的缺失、滥用和变质,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加剧,所以造成群体事件、突发事件比较多。

竹立家指出,这些事件大多是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政府部门相关联,一些基层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公权私用,所以引起了群众不满。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云南发生孟连事件后,中共云南省委一位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设问:“为什么人民群众一闹事,人民政府就派人民警察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警察被人民群众围住,人民政府就设法把人民警察从人民群众中解救出来。”

支招:培训治标基层改革治本

著名社会学家、北京新时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长周鸿陵表示,为应对群体事件爆发,提高基层官员管制能力,进一步稳定基层社会,建立应急培训基地,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周鸿陵同时指出,仅仅是对官员进行培训,而不和基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很有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他表示,把培训和制度建设相结合,才能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没有制度,群众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如通过公共权力侵犯利益,就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近两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2008年6月28日

贵州省瓮安县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突发事件。县公安局、县委、县政府大楼均不同程度被烧。

事由:贵州瓮安县公安局对一名女学生死因做出鉴定,但死者家属不肯接受鉴定结论,此后事态扩大。

2008年7月19日

云南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数百名群众围攻、殴打;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

事由:当地群众不满警方抓捕几名“违法犯罪人员”。

2008年11月17日

甘肃陇南30多名拆迁户集体到陇南市委上访,随后一批闹事者冲击了陇南市委大院,69名武警、2名民警和3名记者被打伤。

事由:部分拆迁户担心行政中心搬迁后,其利益受损。

2009年6月17日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发生数万群众围观起哄,围堵道路事件。

事由:当地一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

2009年7月24日

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群体性事件,一人被打身亡。

事由:部分职工不满企业重组。

分析:官员介入市场易起纠纷

竹立家表示,为了提高各级官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能力,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并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进行课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正在筹建首个国家级的应急管理培训基地。

竹立家指出,每个偶然事件的背后实际上都有权商勾结,且没有揭发出来的事件也可能有权商勾结这一现象,如上海大楼倒塌一事。上海倒楼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开发商梅都公司的多名股东系政府工作人员。

上海市有关部门表示,正在进行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媒体公布,但已确认梅都公司第二大股东阙敬德是梅陇镇镇长助理。

竹立家指出,土地过分集中,官商勾结、权商勾结这一现象比较严重。而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有官员介入市场,介入利益纷争。而建立培训基地有助于基层干部处理突发性、危急性事件,防止基层权力松散恶化。

全国已启动四次大规模培训

据介绍,近两年,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举办了首期厅局级公务员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省部级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等。主要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研讨目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应急管理和指挥能力。

另外,从2008年11月以来,从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纪委书记培训开始,已经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培训。

方案:培训对象先确定为县长一级

竹立家表示,培训对象可能包括县委书记一级,培训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竹立家指出,某些地方官商勾结,导致利益冲突加剧,使得群体性事件多发,而这些群体事件多发生在地方,甚至出现在县一级政府,因此,首先把培训对象确定在县一级。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所发生的群体事件几乎都发生在县级政府或县级市政府,如湖北石首为县级市,为荆州市所管辖;贵州瓮安为县级政府,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管辖。

案例教学培训“实战”技巧

对于具体的培训内容,竹立家告诉记者,将以案例教学为主,尤其是一些群体性事件,将把这些案例进行具体的解析,也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技能和技巧方法,注重实战性。

竹立家说,分析10个左右的典型案例可使官员对如何面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这些典型的事件带入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授课,还将采用现场模拟还原等多种手段教学。

周鸿陵建议说,授课教师不应仅仅是国家行政学院的老师,而应进一步开放,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如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人员,邀请新闻媒体人员、律师等一线上的人士。这样可从不同职业人群中学到不同的内容,如沟通技巧、法律知识等。

对于周鸿陵的建议,竹立家指出,培训时不仅仅是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还将邀请国家部委的有关人士。

对于每期的培训时间,竹立家建议,以5至7天的短期培训为宜。

背景链接:突发公共事件分四类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相关阅读:

社会蓝皮书:我国群体性事件仍处多发态势

群体事件引发官员问责风暴 制度维稳思路显现

高法披露首次大规模轮训中基层法院院长意图

中央轮训2000名县委书记 避免政策到基层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