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看到两件事,第一件是GOOGLE因其运作与中国的某些制度相冲突,说要撤。
网上反应:主流反应是觉得两败俱伤。非主流反应是恕不远送。
两种反应都是农民短见。
两败俱伤论:GOOGLE伤的只是小钱,中国伤的信息及未来,大钱及视野。GOOGLE只是一个网络公司,他们整理出的网络有效资源对中国的未来极有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们对于GOOGLE的作用是一点小钱,GOOGLE在中国赢利了吗?赢了多少?中国有多少信息是世界未来急需的?
恕不远送论:持这种论点的人估计连同他们的下一代也不会使用GOOGLE,更对深度信息无兴趣,他们其实并不知GOOGLE意味着什么。
我敬佩GOOGLE的理想主义,他们像一支青年近卫军骑兵队,横穿我们这个沉闷乏味的世界,他们有智力、有视野、天真、不市侩,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普遍缺乏对于这种理想主义的理解——我支持GOOGLE的决定,不管他们最终是走是留,中国目前水准不缺他们的产品,使用GOOGLE地图也不过为了确认我们买的期房是否已经在地面上出现,真正需要的信息的中国人可通过代理服务器使用美国GOOGLE,他们走了只是让那些可使可不使的人用百度——但我知百度对于重要英文信息搜索水平远无法与GOOGLE相比,百度服务器的硬盘里装满了中文,我还知世界上有很多重要的服务器及信息对百度是关闭的。
第二件事是物业税。
中国正在空转的物业税试点,像是悬在中国拥有商品房者头上的一把达摩剑,似乎随时会落下,我恶意地欢迎它早点落下,我看到任志强又在博客上讲道理,这人真是好人,(我估计骂他的人也是好人,只是难以证明自己比他更好)。但在中国讲道理是个新风尚,讲多了还会成为坏习惯,因人们的道理不同,因羊群和牧羊人的利益并不一致,因牧羊人会犯错,因羊群对于自身处境缺乏思考,在整体上可说是漠不关心——在我看,开收物业税是短见,长期看,阻止房地产涨价也是短见。
曾有个著名古希腊奴隶爱比克泰德,他被主人砍掉一只手,他的态度是,我的手被砍了,就不能像以前那么有效率的为主人工作了,这是主人的损失。
当时的人们认为爱比克泰德虽然内心充满绝望,但仍显示出一种人类特有的骄傲与勇敢,当然还有思想的力量,他的境况象征着多数人在很多时候需要面临的情况——其实他只是在回答下流无耻的挑战,总有人会找到理由砍下你的一只手来,那时你该如何?
爱比克泰德的回答现在已没什么思想的力量了,因那时没有经济学,爱比克泰德不知,他只有两只手,损失一只是很大的损失,主人却有很多奴隶,因此损失很小。
现在有经济学了,我们知道,税收是打入收税者与交税者中间的一把契子,使两者同时损失——我的恶意是,要损失早损失,要砍掉奴隶的手,最好早点砍,等他长大了,他的手学会了更多的东西再砍就更惨了。
我本人对于中国现实的态度是,命该如此,就这样吧——这是中国惟一的本土哲学态度,来自道教,我花去二十年才理解为何天命论会成为中国人的哲学,在这里,人人都可能随时会被砍掉一只手,人人也都可能去砍掉别人的手,此时,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相信道教并不容易,必有经历令人相信——就像我上学时对于那些做不出的中低等数学难题的同学很不理解一样,我相信,只要集中注意力,在上面投入时间,人人都可做出——后来我发现有些同学从头就不想做出,其实他们从头就不想集中注意力,不想在上面投入时间。有关什么中国强大,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之类的问题与此同理。
我现在不喜欢听到有人抱怨政府,我相信,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组成政府的是少数人,他们无论是精英还是腐败分子,都不能改变数量庞大的国民的命运,国民的命运其实在自己手中,这没什么可说的——事实上,怎么做对,怎么做好,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一定会去做,只因那样太费力,中国普通人若是十年内像美国普通人一样生活我以为并非不可能,只需人人在等候时手中拿着一本书在看,但谁会去看?
就如同中国在私有产权的道路上一步三停,但人人都知道长远看只能如此,可中国就是不快步走,我们总以为这制度会动少数人的奶酪,其实动的是多数人的——谢国忠说的全民分股票很合理呀,但人人把它当作笑谈,就像我对一个同学说,你只须把这本习题集做完数学便可考上90,他却不听——因他有更充足的理由不去做题,别以为那理由小,支持这理由的是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信念。
我相信中国房价会很高,成为世界最高也并非不可能,因中国人对于住房之类的物质生活有强烈的需求,我也相信中国的书价会很低,成为世界最低的可能性很大,因人们对了解信息之类的精神生活少需求。
有些人,比如网上的任志强,谢国忠、叶檀之类,试图逆转这种情况,就像“恨铁不成钢”的人常常不记起“可怜之人多有可恨之处”,他们总也不记起,中国是市侩之邦,这里的人就喜欢住在大房子里过小日子,对别的事情没兴趣,尤其对“探索真理”这一类费很多力气却不一定有所得的东西没兴趣,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听着他们苦口婆心的“理性的声音”,我为他们的那种不自然的公共情怀感到难过,他们为何不回到家中宁静度日?他们为何要告诉别人如何做对一道中低难度的数学题,像我年轻时一样——我以后上网不能再看他们的博客了,辛酸。
我以为,在中国最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住在便宜的房子里多读书,只是享受一下这个世界聪明人的头脑转动后便死去,这种生活方式较适合中国小知识分子,而中国因教育水准不够,并没有从政治经济上搭建起公共知识分子的舞台,因此不会有大知识分子出现——有了舞台才会有表演,有了表演才会有名演员,现在的表演者只是在街头瞎演,混口饭吃还情有可原,真演不合适,没场地。
市侩社会追求的是权势与荣华富贵,权势与荣华富贵需要佣人、房地产、古董家什和大场面相陪,以便熬过人生一晚接一晚的寂寞与孤单,这是中国人的万年生活方式,在这里,特立独行也得在人堆儿里,其实也只是为这一场晚宴添些热闹与气氛,人们不需要你做更多了,再多就会被轰出派对。其实提早回家并非下策,因为那派对就像阅兵仪式,参加一次就够了,天天看也看不出什么花样儿来,早点退场回家睡觉有益自己与别人的健康。
其实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行了,不必非要人人知道,人们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生活方式与知识真理这一类事情一样,只会去寻找真正需要它们的人。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个人短见罢了——声明一下,我可是自寻短见,与旁人无关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