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前眉山市彭山县牧马莲花村村民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后,1月17日,彭山县向社会发出“征集令”:征集与彭山县牧马莲花村莲花坝皇墓有关的文献、文物等资料。该县文管所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村民踊跃提供,说不定家里的米缸就是国家一级文物。(据2009年1月18日 四川新闻网)
“曹操墓”在沉寂千年后骤然现世。1月1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位列其中。14日,经过中国社科院专家考证,安阳西高穴“曹魏大墓”从考古学上被确认为曹操墓,但有关曹操墓真伪的质疑和猜测并没有就此平息,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河南安阳那边关于曹操墓争议的喧嚣未散,四川彭山县这边找刘备墓风烟乍起,彭山县已向社会发出“征集令”:全民动员翻箱倒柜寻刘备墓证据。
人们不禁要问:彭山县如此兴师动众地征集与牧马莲花村莲花坝皇墓有关的文献、文物等资料文物到底为哪般?县委宣传部一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此次文物征集“一是为了可能在彭山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提供更多、更详实的资料,二来也可以尽量让流失在民间的一些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完善彭山县牧马莲花村莲花坝皇墓的资料体系有一定的帮助。”这么说,彭山县此举是一场原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行动。
而在笔者看来,引爆彭山县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征集刘备墓史料活动的真实原因,恐怕还是刘备墓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利益诱惑。河南安阳发掘曹操墓就做出了这样的示范。虽然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说,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但安阳市市长张笑东却实话实说道,将曹操高陵建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为推动安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事实上,为了发掘西高穴大墓,安阳不惜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而且在田野作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先声夺人仓促对外界宣布已认定为曹操墓,接着又传出要建博物馆的消息,甚至有政府官员还为此算出了一笔账,说曹操墓每年能给安阳带来几个亿的收入。种种动作和言论表明,地方政府才是发掘曹操墓的真正幕后推手。
其实,彭山县政府又何尝不是想要利用刘备墓搭台,唱地方经济大戏,大发一把古人的财呢?人们的慧眼是捂不住的。由此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女娲,女娲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女娲补天的故事,可谓流传天下,世人皆知。据传说,女娲补天的故事发生在处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的丘陵地带。那么,日照市能够找到“女娲墓”之类物件,岂不是更具有旷世的轰动效应,更能收获巨大的经济利益吗?不知道日照市政府官员看了安阳和彭山县的做法后会有何种打算,想没想到女娲有没有墓穴,会在哪里?也不知全国各地是否会群起效仿之,兴起一场新的找墓、造墓运动?若是会这样的话,古代帝王墓穴与现代的垃圾堆将有什么不同呢?
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对于刘备墓到底在彭山还是在武侯祠的考证及其考古发掘,必须持以严谨考证、理性辩伪的态度,依靠拥有厚重学术含量的科学考证,而决不能搞成一场蕴含着巨大商业利益的考古发现,尤其是要警惕和防止因为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过分积极的角色,而将“刘备墓”包装成新的“周老虎”。因此,政府的职能角色要淡化而再淡化,最好全部退出,让考古文物学者依据自己的学术良知和学术规范,按照科学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出经得历史检验的科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