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制,传干不传嫡
2060年,小狼已经80岁,作最后一次的公开演讲,讲述自己20年前,在60岁时作出传人选择的种种,当时两位候选人均不是一般所想,是他的两个儿子,小狼一早已遵照50年前Mastermind提出的方法,将所有业务,变成酒店拥有权与酒店管理权一般分开,财产方面早已根据承继人的数目,按份分派,但资产(业务)管理权方面,就早已透过管理练习生的方式,以马拉松式的竞逐,跑出两名候选人,后期企业内部人士都爱称这两位年青人为他的干儿子。
长干儿子,喜欢两种开拓,第一种是起动期Start-up企业,取其巨大爆炸力,有如21世纪初的Google般,另一种是Mega Deal大「刁」,所以在十年的马拉松传人竞逐赛开始后,小狼爱昵称他为勇勤的年青人,就开始为企业谋算,创造最巨的壮大幅度,白天躲在各个Incubator孵卵器,一心物色新星,希望走出十个八个Google来,另一方面,早午晚三餐,不住与投资银行中人,或购并中介饭局,希望成为一代「刁」王,合成一些不世之「刁」。
勇勤对庸和
次干儿子被小狼昵称为“融和”,小狼后来更正为“庸和”,庸和在28岁时已被选中为候选传人,他趁年轻,喜欢“降低”履历,化身进入一些他觉得有趣的企业「打工」,通常三个月后,他已经掌握了该企业的基本,他的早午晚三餐,是请该企业的上司下属进膳,探听企情,三个月后,他会露出原身份然后提出注资百分之五,或组成合作伙伴,最底线的条件是让他可以一览企业全豹,到他觉得完全看通,想出了完整的壮大计划,起码要求是十倍以上的纯利增长,但方式很平庸,不外乎靠开店或增聘业务员,所以小狼称他为“庸”,但另一方面很「和」,与入股或伙拍的企业,关系非常「和」好。
勇勤与庸和性格迥异,勇勤被称为伟大的导师,经他洗礼过的Start-up行政人员,大都「后来」战绩彪炳,不过其发挥作用的时间是在他们蝉过别枝后,在勇勤导航时,却未全面发挥,至于在那些Mega Deal完成后,勇勤就开始发挥他伟大导师的本色,为大企全员重新洗脑,期望以新思维,新战略在全球再起波澜,庸和不喜欢教人,最多只在小节时调整一下而矣!只是不断鼓励(小狼称他是擦鞋)被投企业的CEO,告诉这CEO将会成为不世者,直至他到达极限,才透过猎头顾问找高手作下一阶段壮大。
求多得少,求中得多
虽然庸和看似谦冲,但一遇上CEO踟躇不前,在壮大途中退缩停滞,他就绝不手软,马上斗他,反而看似帝皇气象十足的勇勤,处理Start-up时当然没有手软,但对于Mega Deal的高层,往往沉溺于政治妥协手段,总是说为企业的未来,要在董事局与CEO间和谐协调,十年下来,庸和只专注在二三亿价值左右的企业,百分之八十都可以将他们壮大至二三十亿,剩下来的,最坏的企业是沿地踏步,勇勤的Start-up,百分之九十五都过不了三年,虽然每间投资额是五百至一千万一间,最后出了一间半间壮大奇迹,但体积远不及当年Google,至于Mega Deal方面,亦逃不过收购铁律,又加上不大喜欢使顾问公司的收购指引,反而庸和的中型并购,却大量引用Mastermind的新兴市场并购法──先购(Buy)后建(Build)的壮大模式,但据Mastermind中人的回忆录,勇勤总是无法像庸和一样,将企业的成功文化演译清晣而娓娓道出,在Mega Deal的战绩方面,平均是一胜一负,虽然已经比外间1/3的成功率为高,但总结下来,比庸和输得太多,庸和十年间的资产净增长,超过500亿,庸和一般的导航期,是以三年为一段,首三年当CO-CEO,第二个三年只当非执行主席,第三个三年,一般是战略性股东,最坏的是当非执董,健康方面,亦比勇勤好,因为没有勇勤般勤力,传人这位置,自然是落在这个“庸” 字。
傳人馬拉松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