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的分类调控思路在决策层间达成共识


   国务院全体会议还强调,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类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自去年12月份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类调控”的提法还是第一次。 相关人士指出:这一提法已超出了“实行差别化信贷执行力度”的范畴,包含信贷、税收、供应、监管等多个方面的调控手段。对于其中的热点——二套房中改善型与投资投机性需求的界定,未来银监会将发文予以区分。

   由于我国的收入差距悬殊很大,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这种现象又很难扭转,同时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可能还不能动摇,但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住房愿望也应该及时地满足,因为这也是很大的政治,既然都要兼顾,那就要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我的建议就是建立多层次的住房市场,其中高档住房和商品房市场放开任由市场调节,其目标客户为中高收入者,而对于一般民众,可以由政府牵头建设经适房,廉租房,其中廉租房的作用最重大,因为一方面可以安置那些困难户,另外一方面又给购房提供了缓冲,而同时廉租房的产权又属于政府,是很合适的制度设计,另外就是要鼓励自建房,这主要针对中小城市的老城区的改造,和农村住房的翻新,这样既可以在保证较高的商品房价格的基础上(可能开发面积要减少,但总面积不会变,因为还有经适房,廉租房的建设呢?而商品房开发面积的减少,而同时人们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持续的,这将在长期支撑商品房市场,也有利于开发商改善建筑质量),又能解决一般民众的住房问题,总之房改已经十几年,发展经验表明,经历的教训告诉我们,房地产完全的商品化不现实,必须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区别对待,而此次看到国务院从政策层面肯定了多层次住房制度的构想,并决定加强市场分类调控,抑制投机性购房,感觉很欣慰。未来中央政府就要想方设法督促地方政府尽可能力度大的推行施政方针了,当然要实行,还存在着巨大阻力,因为可能政府有压力,开发商可能游水,公关,施加压力等等,但我想多层次未必会影响地方财政那么大,当然会有冲击,但是没有危机,就没有变革的动力,事物就是这样变化着呢?况且最后的结果未必就是那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