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百姓收入是“被拉高”的,政府以何种方式来提升公信力!


  “60%百姓收入是‘被拉高’的”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占人口90%以上的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远低于占人口10%的富人,这不得不说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风格。据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19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方向和政策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将努力扩大内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解决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60%百姓收入是“被拉高”的,政府以何种方式来提升公信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政府开会总是提倡大家要说老实话,其实,真正敢说老实话的人少之又少,因为有些人不敢直视问题的存在。政府只注重自己的“口袋”而忽视百姓个人的“口袋”,税收变成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

  “国富而民尤贫”,则整个社会必将失衡。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却和世界前列的其它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荣幸成为世界第二高税收国家。但实际上,如果加上各种“费”、“罚款”,以及“为人民服务”官员的吃、拿、卡、要、索贿等等,中国百姓的总税赋问鼎全球第一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欧洲各国税赋也很高,但他们的税收明细清晰,不存在额外的“税赋”。据最近中国国家审计署的最新报告指出,2009年前11个月,有二千三百五十亿人民币的公款不知去向,中国日报引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话,去年中国失业人口两千四百万,再根据官方公布的,中国人平均工资一年两万四来计算的话,中共官员贪污的金额足够九百八十万人的就业。

  在一座座现代化大都市拔地而起、GDP指标神话般飞速上升的空前富有的时代,人们却发现自己的钱袋子是越来越瘪!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来自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还是来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缓冲,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都是政府提到最多的一件事。但是要实现转变,真正扩大内需消费市场,凭借的不是国家“投资”(笔者一直以为政府改善民生,依靠投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是要注重应该如何增加百姓的收入)了多少,而是百姓钱袋子到底如何?政府是否为促进消费解决了民众的后顾之忧。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要在合理的提高居民收入上想办法,加大财富增长的成果分享公平程度,减少权贵资本主导财富分配的现象。继续完善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公平,解决再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成份,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中国经济的成果。所以只依靠“投资”来发展经济,只依靠“投资”来改善民生,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占国民收入比重就无法提高,而实现国富民强或者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